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实践视角下小学数学学生数感的培养探究

实践视角下小学数学学生数感的培养探究

作 者:陈月娥 (福建省南安市长福小学,福建 泉州 362302)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逐渐丰富起来。在数学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一线数学教师热烈讨论的问题。数感的形成,对于小学生数学综合学科能力形成至关重要。创新教学方式,开发新的教学技巧,强化小学生的数感,有利于其数学学习兴趣的产生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

关键词:数学;数感;培养;兴趣;方法
前言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对其数学知识的敏感度与理解速率有直接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反应速率完全不同的学生,这便基于学生数感的差异。一直以来,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关注数感培养,便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开发数感培养方式,才能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数感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数学知识,会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教师关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与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生活情景,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中的抽象数字。
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小朋友们就开始接触数字。在那个年龄段,很多小朋友知道数字,不会数,也不会写,但当他们看到数量不同的物品时,能够比较出哪个多,哪个少,哪个大,哪个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数感水平明显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现在的生活经历,开展数感培养活动。将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带入到课堂中,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小学生理解情境中数字的真实涵义。如在学习有关于小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超市、商场中拍摄一些商品价格照片,在课堂中利用真实的图片,唤醒小学生的购物经历。将数感穿插在于小学生个人生活中的实际事物中,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当小学生看到一袋酸奶2.5元,一瓶矿泉水1.8元,一个面包4.5元这样的价格时,其数感被调动,数学学习热情也更高。
另外,教师要利用生活强化小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积极利用实物,促进学生产生真实感受,也是培养其数感的有效方法。像在讲解有关于克与千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品,像橡皮、曲别针、硬币、糖果等,让学生用手去感受重量,再用教学工具天秤去称,确定具体重量,练习读数。将数字、数量单位与具体实物联系在一起,锻炼学生的数感。
二、利用阅读,培养学生数感
阅读,是学生接触数字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数字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很多小学生学起应用题就犯难,是因其阅读理解力不足,数字敏感度不足。一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难以在应用题学习中快速完成学习任务。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变式的题目,引导学生针对相同的条件反复阅读,感受文字间的逻辑关系,强化数感。
像“正值五一旅游旺季,黄山风景区上午共有3240人进入景区,中午有1080人走出景区,下午有2410人进入景区,这时,景区内共有多少人?”这一题目,不仅有逻辑弯路,也有数字弯路。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基本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之后,利用题目的变形,“正值五一旅游旺季,黄山风景区上午共有3240人进入景区,中午有1080人走出景区,下午有2410人进入景区,景区全天共接待多少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中的变化,共同分析处理题目中数字的方式。用有效的阅读练习,帮助小学生解决解题方面的问题,同时,增多小学生的数字阅读经验,有利于其数感的形成。
三、结合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数感
实践操作,是促进学生产生感性认知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操作的方式,促进学生感性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小学生设置一些课堂实践操作任务。让小学生动起手来,用不同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有利于其数学学习兴趣的形成,更能让数感在自然成长过程中逐渐增强。
像在学习有关于数字的知识时,比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字,有过一定的基础。在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就要关注学生对大于20的数字的认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一个一个数,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了解学生对数字认知的水平,了解学生现有数感,是其应用的重要目的。为了强化数感,教师借助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塑料小棒这一工具,让学生一边数,一边摆塑料棒。从一个一个数过渡到五个五个数,再过渡到十个十个数。当数数的跳跃单位越来越大时,学生对大数的认知也会逐渐清晰起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将数字写到卡片上,放到暗箱中。小学生排好队,两人一组,到暗箱中各自取一张卡片。取出之后,自己查看,向对方展示,两人以“我大、我小”的方式抢答,在第一时间对数字进行比较。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关心数字,关心大小,这样的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且在数感培养上独具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数感,是一种感悟能力。在培养小学生数感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数学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创新应用。也要给学生积极探索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直观感受,促进学生了解数字,产生数字敏感度。与数字亲近起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才会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彩梅. 浅谈如何利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J]. 考试周刊,2021(12):71-72.
[2]王萍. 新课改下探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2021(3):197.
[3]赵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 读与写,2021,18(4):192.
[4] 曹莹.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研究[J]. 学周刊,2021(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