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在杭锦 能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

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在杭锦 能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

作 者:史红梅 (国家能源集团杭锦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 017400)

 摘   要:杭锦能源公司积极探索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落地应用方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责任落实、打造量身定做的执行流程、构建流程创新应用激励机制、加强流程应用考核力度等多项举措,使“流程就是安全,流程就是效益”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企业安全管理绩效有效提升,固化了煤炭行业研究成果,找到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力抓手,为煤炭企业实施安全管理提供了管理经验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落地应用;安全绩效提升
岗位人员的规范作业与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与核心。杭锦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国家能源集团的指令部署,按照“千重要万重要,安全生产最重要;千辛苦万辛苦,出了事故白辛苦”的安全管理理念,本着“流程就是安全,流程就是效益”的安全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开展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落地实施,有效提升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
一、岗位操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不同的岗位工操作方法不同
煤炭企业岗位操作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岗位人员经常会发生变动,二是一些日常工作的基本作业程序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对于不同的岗位人员,由于其不同的性格、学识和不同的的工作经验,作业中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各不相同;即使操作方法和步骤有时相同,但做每件事的标准和度仍会有一些差异。这样就出现了同一项工作,不同的人员来完成,使用了不同的操作程序,达到了不同的工作效果,也就会出现不规范作业和“三违”等现象。
(二)师带徒方式培训新员工存在不足
煤炭企业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后,通常采用师带徒方式使新员工逐步熟练岗位操作程序,完成试用期或实习期的考核,进而转正成为正式员工。但是由老员工传带新员工,老员工自己多年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会不自觉地教授给新员工,当老员工存在一些不良的、不安全的、不正确的工作方法时,就自然而然对新员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不能将符合规程的、正确的、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完整地传授给新员工。
(三)工作效率不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岗位操作处于煤矿生产的最前端,操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煤炭企业岗位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根据自己对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作业的现象,不免会出现操作不当、操作错误而返工、窝工的情况。对于需要平行作业的活动,也会因和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不当而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都会使得企业人工成本增加,设备操作不当还会导致设备成本增加,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安全和效益。
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基本思路
(一)什么是标准作业流程
对于一项成熟的作业,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总结出合理的工序和工作步骤,按照此工序完成的工作效率最高、最安全,把合理的工序和工作步骤制定成标准,即为标准作业流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以下简称流程)。标准作业流程是一种程序[1],是对过程的描述,而不是对结果的描述;它是一种作业程序,是操作层面的,不是管理理念层次上的,是适用于岗位员工的;它是一种标准的作业程序,即是最优化的作业程序,是经过不断在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而不是随意写出来的作业程序,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做到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它是遵循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原则,能够实现不断优化的过程。
(二)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基本概念
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是以流程管理理念为指引,以国家及煤炭行业各类规程、规范、标准为依据,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将煤矿岗位完成既定任务的标准操作步骤、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对作业环节的关键点进行细化和量化,用于指导和规范员工岗位作业。国家能源集团组织全集团各技术骨干、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专家团队编制形成了涉及集团井工矿、露天矿、洗选厂等281个主要岗位的标准作业流程2810项,建立了全集团的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共享数据库,形成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工作标准,供各子分公司及三级单位细化、改进后加以执行(例图如图1)。
 图1 标准作业流程示例
三、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推广应用的主要做法
流程的应用是杭锦能源公司实现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的根本要求,也是煤炭行业不断实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2]。
(一)成立流程应用专职机构
为全面推进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实施,公司成立了公司级、矿厂级专职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各项工作。该专职管理机构每年度下发所辖范围内的《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推进工作计划》,明确流程应用工作的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职责分工,统一指导流程应用、实施工作;每年度评审和更新《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管理办法》,明确流程应用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每月对流程应用过程和工作效果加以监督、考核、奖惩,有效推动流程的落地应用。
(二)打造量身定做的执行流程
公司以集团建立的流程数据库为基础,梳理和识别适用于本公司的标准作业流程,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流程写实和流程细化工作,形成本单位的执行流程并实施。在细化流程过程中,充分结合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的危险源辨识成果,将高风险的危险源及其危害、高频次不安全行为以及以往出现的典型事故案例明确到相应的流程步骤中,方便岗位员工熟知安全风险。公司下属的塔然高勒煤矿梳理了157项适用流程,细化了42项执行流程,补充编制了6项新增流程;煤炭洗选中心梳理了128项适用流程,细化了96项执行流程,补充编制了1项新增流程;煤质管理中心梳理了17项适用流程。细化后的执行流程完全符合本公司各岗位的工作实际,岗位员工可以学习掌握并对照执行。
(三)丰富流程学习渠道
公司畅通了信息化学习渠道,所有员工均可登录流程管理系统开展流程学习。塔然高勒煤矿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搭建流程学习平台,各区队分别通过个人手机制作流程演示视频开展流程学习;通风队自行创办了手机微信公众号——标准作业流程学习平台(如图2所示);机电队针对苹果手机不支持流程学习系统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最终通过苹果手机安装QQ浏览器实现了通过网页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煤炭洗选中心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制作了流程演示视频,搭建了手机APP流程学习平台,同时建立不定期流程答卷考试机制,使流程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图2 手机学习流程平台
(四)推行岗位双述流程学习举措
公司煤炭洗选中心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引进了“岗位双述流程学习法”,将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两项相结合,由岗位工在作业前首先对所在岗位的基本情况、环境状况和设备状况进行描述和确认,再通过手指口述完成当前工作任务标准作业流程的叙述。该项举措的实施,不但使岗位工提高了现场操作水平,还在预先编写岗位双述内容时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了煤企员工的“三懂”、“四会”、“五严格”,确保了员工的自身安全。
(五)构建流程创新应用激励机制
公司按照“集思广益、推陈出新、争先创优”的流程推广工作思路,赋予基层单位充分的自主管理职能,鼓励基层单位在流程应用中创新创效,助力公司安全生产。塔然高勒煤矿出台《流程评比奖励办法》,提出“月季年周期奖励法”,月度奖励流程应用排名前三的区队;季度奖励每队流程考核排名前三的员工;年度奖励中,实行“233奖励法”,即每年度奖励“两个流程先进集体、三名流程先进个人、三个流程优秀管理法”。该项激励机制的出台,使得区队干部及其员工自主开展流程创新应用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先后涌现出“人人是名片”流程演练(如图3所示)、创建“流程实操室”(如图4所示)、开展流程实操比赛等多项优秀流程管理法。
  
 
 
 
 
 
 
 
图3 孔令丁同志的水处理站名片       图4 掘进一队流程实操室
(六)加强流程应用现场考核力度
公司流程主管部门每月深入基层单位现场开展流程应用情况现场抽查考核,考核结果以直接扣分项纳入单位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中[3]。塔然高勒煤矿通过跟班领导及安全检查人员现场提问员工、班组班前会考核员工以及区队上报名单轮流提问员工等方法,使员工掌握流程的情况及时得到了解,提问考核结果作为流程应用的重要考核指标,并以不低于工资总额5%的比例与区队工资挂钩(如图5所示)。煤炭洗选中心每月开展流程应用情况考核,在提问考核的基础上,还重点对流程应用中出现的高频次问题进行警示和处罚。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考察与知识检验,动态地提升了员工对流程的认知能力。
 图5 塔然高勒煤矿区队月度流程考核表
四、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应用取得的效果
公司自流程运行至今,推广应用标准作业流程309项,编制岗位双述内容26项,自主拍摄标准作业流程视频15集。流程的推广应用,在规范员工行为、降低“三违”发生率、提升设备开机率、固化行业成果和落实体系抓手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升了设备开机率
在生产组织中,经过匹配并细化后的执行流程,优化了作业环节,理顺了工作步骤,细化了关键节点,减少了生产组织中不尽合理、不够精准的作业内容[4]。在设备维护中,流程完善了设备设施维护的步骤,规范了设备设施维护的标准,特别是遵循PDCA原则,使设备维护程序从准备工器具、检查设备完好情况、开展检修维护,再到清理现场等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员工严格按标准作业流程操作后,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设施的检查频次,一些异常状况均可在早期得到发觉并处理,设备设施的故障率、维修率大幅降低,设备开机率显著提升。
(二)降低了“三违”发生率
标准作业流程的编制过程就是完善工作步骤、规避安全风险的过程,加之国家能源集团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潜心研究、编制、写实、再修改、再写实、再完善的流程数据库已是较为完善的研究成果,经过各子分公司再次细化后,就成为精益求精、切合实际的作业标准。公司员工按照流程作业后,行为更加规范、作业更加精准,“三违”发生率明显降低(如图6),2018年强化流程应用前后,杭锦能源公司“三违”发生率降低了66.7%。
 图6 杭锦能源公司2018年强化流程应用前后“三违”发生起数对比(见右上侧)
(三)固化了煤炭行业的研究成果
图6 杭锦能源公司2018年强化流程应用前后“三违”发生起数对比
标准作业流程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使得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形成的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得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岗位操作类行业标准,并将之固化下来。无论是新员工入职、换岗员工、转岗员工,还是调岗员工,都可以在新的工作岗位以流程为教材、以流程为老师开展岗位技能练习,逐步胜任本职工作,进而成为职业能手。固化了的流程成果为行业、为企业解决了师带徒中存在的不足,降低了技能人才流动而带来的损失,也实现了集团、子分公司、矿厂级多层面技术和经验的资源共享,为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知识平台。
(四)找到了体系落地的抓手
公司多年来推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辨识了各类危险源,在作业活动中要求员工熟悉本岗位作业活动中的相关危险源,但在实际工作中,时刻注意危险源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对工作本身的关注度降低,有时还会出现因存在危险而畏缩的情绪。在应用标准作业流程后,带有危险源的内容在非工作状态时进行学习,在作业时,员工只需牢记一个重要事项,就是严格按流程作业,只要按流程作业,风险就能得到管控。流程的应用,使得原来在体系应用中因处处存在危险源而需注意的多个“不能”,转变成了现在按流程作业的多个“能”,员工明白了:按流程干,就肯定没问题,就一定是安全的。是流程,使得体系落地找到了可靠的抓手,体系运行取得了重大突破。
五、结语
流程的推广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杭锦能源公司在流程应用过程中,通过强化责任落实、丰富学习渠道、开展激励与考核等方式使流程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员上“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标得以逐步实现,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的绩效与水平;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的工作中,该公司将进一步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争做流程应用排头兵,为标准作业流程的落地生根以及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对标准化作业的思考[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3,29(6):31-33
[2] 曾照凯.大柳塔煤矿岗位标准流程的认识与实践.《陕西煤炭》2016(s1):134-138
[3] 吴  猛.解析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之路[C].第四届吉林安全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1:173-175
[4] 李  东.在《煤矿(洗煤厂)岗位标准作业流程》2016年推进工作会上的讲话[R].国家能源集团官网,2016
作者简介
史红梅(1976—),性别:女,内蒙古达拉特旗人;职务:助理经理,学位:工学硕士学位;职称: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