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重要性探析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重要性探析

作 者:戴印贤 (枣庄市市中区文化馆,山东 277100)

 摘   要: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久动力,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惠民工程,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重要性;分析
一、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较快发展,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需要更进一步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全覆盖,免费送戏下乡,送书下乡工程,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行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为农民群众读书看报提供了方便,广电扶贫、农家书屋的建设、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在农村基层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明显改善。文化服务方式方法日显多样,通过创新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和社会化、多元化,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只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农村公共文化相配套的农村经济将是脆弱的。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掌握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养,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三、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的文化服务网络,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既是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和载体,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努力形成覆盖到位、便捷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随着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更加齐全。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生活配套设施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在乡镇振兴的大背景下,要建设好农村,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公共服务体系的水平也不能落下。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经验表明,优秀文化服务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农村中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把美好的精神食粮提供给亿万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陶冶情操、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
四、重视培育人才,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才紧缺,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水平,因此,首先要充分发挥文化站在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人才的引进模式,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专兼职工作,大力发挥农村文艺骨干和离退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高度重视民间艺人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农村民间艺人扎根农村,能农能艺,他们的演出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农村民间艺人是农村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社会新风尚和党的方针政策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演出机会,鼓励、帮助民间艺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促进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机会,为民间艺人搭建发展平台。
总之,我们要大力支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农民既是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同时又是文化活动的主体,要鼓励农民创建各种文化组织,比如“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大院”、“业余表演队”、“庄户剧团”等,支持农民自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参与组织的文化活动能贴近农村的生活,反映农民的心声,获得农民欢迎,同时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一方面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同时还能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形成当地特色精品文化,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
作者简介
戴印贤,女,1972年1月出生,工作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