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作 者:唐多强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海南 东方 572600)

 摘   要:建设“法治中国”乃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也是新时代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政治乃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法治素养、社会责任感提升的重要素材。在依法治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广大政治教师应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加强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教育;政治教学;法治意识
前言
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是我们的基本责任,法律赋予了我们正当保卫自己以及自己权益的权利。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是他们的责任,而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也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的责任。本文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一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法律基础知识
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法治意识是政治核心素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在政治课堂教学当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指导与帮助学生构建起自身正确的法治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通过创设良好的政治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与掌握法律知识,并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例如,教学《法治社会》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情境一:课件出示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纲要》、《环境保护税法(草案)》、《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等法律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先初步了解法律基础知识。
情境二:多媒体播放视频:《<环境保护税法(草案)>经过初审》,引导学生观察视频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以此引入法治社会概念,唤起学生新知探究欲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想要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可采用将政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在教学《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一课时,政治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自身生活准则和行为指南,合理合法的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可将政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选取现实生活当中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实例来进行法治教育。比如,可以列举“网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活实例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与深入讨论。针对于短期在网络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以及“网络诈骗”“网络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深入地讨论此事这些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根源是什么?作为中学生如何来做到“文明上网、守法上网”,通过学习来掌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当中一定要遵纪守法。并要向身边的亲人与朋友积极主动地宣传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如何来有效地规避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三、引入法律案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引入法律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体会法律知识。通过案例分析与案例学习的法制教育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教学《法治社会》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法治专员助力社区自治”——《黄乐平:法律援助暖人心》,让学生明白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的意义;也可以引入“未拴狗链致人伤害承担侵权责任案”,让学生明白法律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教学《严格执法》这一内容时,可引入如下案例:高铁“扒车门”和“霸座”,让学生尊重法律,捍卫法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全民守法》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山西吕梁张中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张家慧案”,让学生懂得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国家公职人员,“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事实证明,借助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的确有利于增强学生法治观念,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全民守法就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鼓励学生应用法律知识维权,让学生学会用法
学习与实践是两码事,如果一味地学习法律知识,缺乏实践,学生很可能会陷入一个只说不做的僵局。作为一个公民,学生应该用自己在政治课堂上学到的法律知识,为社会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的法律知识外,也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比如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学会向法律寻求帮助,比如遇到诈骗犯、个人信息在被泄漏、家庭纠纷、同伴关系等实际问题时,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采取极端手段,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的同时也损害了他人利益。实践出真知,充分鼓励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用法,是培养其法治意识一个有效措施。
结束语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分辨是非,明确自己作为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社会角色,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同的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公民,能自觉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识,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约束自己,劝诫他人,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海英姿.高中政治教师学科自信存在的問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史莹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李亚萍.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政治认同培育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