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 者:王秋红
(南安市霞美中心小学,福建 泉州 362302)
大
中
小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阅读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还有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落实阅读教学的时候过于追求高效,所以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浅尝辄止,导致阅读出现了一种碎片化和割裂式的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此教师必须要从学生阅读能力出发,落实深度学习,让学生深度理解阅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开始,但是以往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并没有因此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落实阅读课堂中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深度建构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层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大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聚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学习
(一)建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除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还会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但是强调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需要开展丰富并且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借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文字综合应用学科,包含了听说读写这些内容,那么有意义的语文活动并不是随意的和碎片化的,而是应该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完整性。这样的活动才能改变肤浅的影响,能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有效的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把课堂教学推向更深入的层次发展。
(二)驱动高质量的问题生成
高质量的问题意味着能够引发丰富并且结构化的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不开展思维活动,而且能够引出一些高阶思维问题。深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高阶学习,深度学习的实现和高水平思维运用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就能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提升阅读的质量。发展高阶思维能够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而且深度学习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落实深层次的课堂互动
深度学习本身具备了学习动力,所以在学习上面表现的是非常积极和主动的,具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所以深度学习需要学生的参与,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作为教师需要聆听学生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倾听彼此的想法,这样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充分体现出参与的价值。所以深度学习所追求的就是用心聆听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大家能够轻松进行交流沟通,彼此是一种依赖的关系,大家不会茫然,每个人的存在也都会被尊重和被认可。
二、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学习
(一)挖掘文本深层信息
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进行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一定要对阅读教学的内容首先进行深度的理解。一方面教师要深度挖掘文本中隐藏的各种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然后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另一方面就是可以确定深度阅读的主题单元,在理解了文本的基础上,设定单元阅读的目标,制定整体的计划,这样能够让课文的阅读篇目更加完整和系统。最后明确任务导向,能够在新课标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提出优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完成高效的阅读。而且教师也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在设计问题和安排任务的时候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拓展,这样才能有效的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提升阅读的效果,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该挖掘本篇课文中深层的内容,可以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就借物喻人和借物抒情这样的方法进行结合教学,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手法,理解文本的中性内涵。
(二)落实多样教学模式
如果在阅读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的单一,那么就会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倦,学生的学习也就会逐渐变为一种被动状态,那么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厌倦心理,引导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比如开展情境式阅读,还有分角色阅读和课本剧表演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肯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本文的学习和探究中,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在表演中学生需要提前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在表演的时候才能更加的精彩和准确。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完成课本剧表演比赛,针对表演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学生的表演做出评价。通过这个活动既能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能让学生很好的参与到学习中,从整体上加深学生对课文和人物的理解。
(三)引导参与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并不是教师一直开展深层次的教学讲解,而是教师需要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以落实开展对话还有任务教学模式,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学习任务或者针对文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并且深度展开思考,这样学生便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可以参与到深度的学习中,获得阅读的自信心。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完成课文中心思想探究,让学生自己找答案,挖掘文本的价值,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思维会得到发展,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各个学科和各个阶段的教学都需要做出新的尝试和概念,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语文也同样如此,要能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发展与阅读个性化的形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的最佳教学方法,有效的落实深度学习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够真正爱上阅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思考,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美娇,王岩.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45期.
[2]马德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7年30期.
[3]陈冬萍.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年05期.
[4]司海飞.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