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寓教于乐理念下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探究
作 者:黄 祥
(宾阳县大桥镇中心学校,广西 宾阳 5304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而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在乐趣中达到快乐学习的状态,使得学生的兴趣能够在课堂中得到不断的培养。所以,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成了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贯彻寓教于乐的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年级;寓教于乐;实践探究
引言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一切关于学习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出现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淡化,甚至是出现厌恶的不良情绪。所以,将寓教于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迫在眉睫。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打造更加高效欢乐的语文课堂。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之下,多媒体的应用也在各大学校普及开来,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图文、音频、视频等资源,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感受,借此来达到将娱乐融入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提前在网络上搜寻好相关的教学资源,然后在新课开始之前为学生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录像。如,在讲到《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提前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对钱塘江大潮的介绍,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随后,再为学生们插入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来拉近学生和课文之间的距离,让书本中的文字转变为立体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带给人们的震撼,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又如,在《古诗词三首》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提前找好诗歌的朗诵的录音,在听完之后要求学生们跟着音频,有感情的朗读古诗,配合着生动的图片,为其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图文并茂和声色兼备的特点,有效刺激学生们的感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丰富课堂活动,营造快乐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语文课堂。但是只学习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做到寓教于乐,部分学生甚至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产生反感心理。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课堂活动,借此来营造欢乐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经常会根据教学计划,利用教学中的空余时间来为学生们制定相关的语文活动。例如,在教材的一篇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中,涉及到了演讲这一活动,于是我便在班上召集学生们组织开展了一场演讲比赛。起初,班级上只有几名学生响应,后来在我的鼓励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了这场比赛中。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讲台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教师还需要提前告知学生们注意演讲的形式和特点。在比赛结束之后,只要是参与的学生,我都会给他们颁发奖励,以此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信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表演欲望都十分强烈,都渴望着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教师还可以采取表演课本剧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讲到《故事二则》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按照已经划分好的小组为单位,对这一课中任选一个故事进行表演。在表演的准备过程中,要求小组长在组内进行合理分工和组织排练,争取做到让班级内的每名同学都参与到这一语文活动中,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们一改语文课堂的枯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合理拓展课后作业,增加学生练习乐趣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开展,课后的练习是必不可缺的项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合理拓展学生们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体会到语文的乐趣。
就拿我的课堂来讲,在讲到《精卫填海》这一课的时候,我会在课堂内容讲解完毕之后,让学生们在课后对这则神话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对文章结尾进行扩写;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家长们做思想工作,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布置下去的课后练习。比如《习作:写观察日记》,家长可以和学生共同选择需要观察的对象,如植物的种子、动物的行为等等。在观察期内,家长和孩子互相监督,最后由学生完成观察日记。在这种学习模式之下,学生可以从传统枯燥的学习环境当中走出来,并且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课后练习拓展的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练习的合理性,坚持适度原则。确保这些练习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成为学生们进行完一天学习之后的负担。因此,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兴趣所在,以学生们的兴趣为出发点,对课后练习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让课后练习成为辅助开展寓教于乐课堂强有力的工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上贯彻寓教于乐理念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缺点和漏洞。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的尝试科学合理的方式,最终达到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田胜倩.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20(29):80-81.
[2]蒋永兰.小学中低年级语文巧用电化教学的实践[J].中小学电教:下,2020(4):53-54.
[3]吴亮.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9):0323-0323.
[4]蔡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0(20):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