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依法治国背景下校园危机事件的探讨与应对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校园危机事件的探讨与应对研究

作 者:刘燕燕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201415)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法治体系的道路上,通过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系统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校园危机事件的探讨与应对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国;校园危机;探讨;应对 
一、基本理论
通过在华东政法大学开展上海市辅导员“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专题培训学习,使我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到:作为一名思政辅导员,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掌握并运用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处理办法的重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更应该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德育工作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它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依法治国理念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第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即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郡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第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第三,严格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严格依法办事,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一切国家机关特别是专门履行执法、司法职责的政法机关来说,严格依法办事要求必须做到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校园危机事件的探讨与应对研究
1.通过学习王啸天教授的《法律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服务》,使得我深刻学习到心理问题相关的工作记录,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备忘录,回忆录,护身符
忙而不盲,忙而不乱,忙而不漏;
学生的基本信息,家长的联系方式;
学生主要问题、危险性评估,按陈述记录,不归纳总结;
谈心地点,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日期;
病假条,就医材料,请假手续等;
老师的观察,咨询师的处理,家长沟通记录;
帮助计划,针对学生情况采取的措施。
2.通过学习彭扬老师关于《高校学生事务中的法律问题》的主题演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高校学生事务法治化背景;高校学生事务法治化基本问题;高校学生事务法治化。使得自己对于法治思维有了新的解读:
规则思维,凡是以规则为先,遵守规则底线,讲究依法依规办事;
程序思维,重视过程、手段与形式,强调程序的正当性;
权利义务思维,强调对立统一,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控权思维,着眼于公权力边界框定与合法运行;
权利保障思维,对于权利的扶持、关照是法治思维的核心。
3.通过学习教育部思政理理论课教指委副主任,上海市 人大外事委主任、侨民宗委主任高德毅教授关于《教育网络舆情教育网络舆情的现状和特点,趋势及其应对》,使得自己转变了更新型的工作方法,有效应对教育网络舆情的策略: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管理理体制机制;
强化监控能力——准确把握舆情发展脉搏;
主动占领阵地——努力力打造网络思政品牌;
创新文化载体——积极培育健康网络文化;
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探寻网络发展规律。
三、探讨与应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各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意义,使得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辅导员,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育人中主渠道的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政育人功能。
四、总结
通过在华东政法大学开展上海市辅导员“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专题培训学习,使我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学校师德教育的培训需求,在开展“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专题培训的过程当中认识到在当前高校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任务目标和重要举措,牢牢把握继承和发展、高线引领和底线要求、严管和厚爱的关系,促进广大教师模范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及规范,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5.4.
[2]金茜.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法制日报,2016-6-22.
[3]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M],2017年5月4日《人民日报》第1版.
[4]参见林喜芬、何斐明.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角色定位与改革前瞻[J]《思想战线》2016(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论述摘编[J]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6]王雪,阎琪.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处理机制和路径研究[J].吉林:记者观察(上半月),2018-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