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移动终端的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模式研究
作 者:何嘉莹
(中山市华侨中学,广东 528400)
大
中
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受到众多教育者的追捧。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认识到翻转课堂的价值所在,并试图将其本土化,但都处于尝试阶段。目前,翻转课堂在理科方面实施相对较多,在文科方面实施相对较少;课前和课中的具体实施环节及各种关系的处置还处于不成熟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校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教学”这个契机摸索出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仍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 翻转课堂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学习过程的颠倒安排,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全面提升课堂互动,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新。翻转课堂核心内涵就是将知识的学习阶段前置在课下,将知识的内化阶段安排在课上,也就是常说的“先学后教”,它颠倒了传统教学的顺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且对课堂内外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目的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有效。
翻转课堂本土化学习终端的构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融合了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的混合学习模式,其顺利实施通常需要网络教学系统的支持。
我校作为一所市级直属学校,教学资源丰富,信息工程普及高,硬件设备“一体机”及“智慧教室”对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基础的保障。同时随着自媒体平台已广泛进入师生家长们的生活,又结合我校兼具宿生与非宿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分为“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这几种混合翻转模式。
“家校翻”主要针对非宿生,教师可用U盘将学习资源拷贝给学生或者搭建适用于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群),将此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发给家长,由家长放给孩子看,借此也能加强家校合作交流。
“校内翻”主要针对宿生,我校初中部目前已全面普及一体机教学使用,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录制好教学微课视频上传至学校一体机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者晚修使用一体机,从服务器上下载观看教学微课视频。
“课内翻”主要针对个别知识点,可以灵活在课堂上运用小翻转完成。
通过教育实践,我们发现以上几种翻转模式可操作性强,成效明显,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条件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既顺新时代之势,又应新课标之要求。
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模式的组织
笔者依据翻转课堂的理念、国内外经典教学模式以及总结本校的实践经验上,设计出了初中教学中实施的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阶段,即课前自主探究、课中互动研讨、课后巩固延伸,教学实施情况如下:
课前自主探究。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选取知识点录制5—8分钟左右微视频,设计针对性强的自主学习导学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分为自由支配时间和统一支配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课前学习完毕相关微视频等资源,并完成导学案的内容,继而进行自我探究沉淀。统一支配时间学习是指在课前早读时,老师督促同学们自己进行小组评议导学案及练习,继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记录疑难点。
在此环节中,翻转课堂微视频以及导学案的设计与制作是重点突破工作。
微视频制作,需要教师提前搜集大量素材,将这些资料制作成微视频,尽量从色彩、视觉、内容和审美等方面给课件进行美化,再利用电脑软件录屏,制作微视频。例如语文科组老师在讲授诗歌鉴赏课时,在课前环节,通过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营造了阅读诗歌的氛围,给予了学生审美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诗歌的兴趣,并且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通过相关视频片段和音乐的插入,避免了用单一枯燥的文字进行讲解。这种形式不仅能传递更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也利于学生的持久记忆。
导学案的设计,核心在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依据自主学习课和研讨突破课两种模式设计两案:自主学习导学案和课堂研讨突破学案。自主学习导学案主要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课堂研讨突破学案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中互动研讨。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或者练评讲教学方式,首先对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检测,然后和学生一起纠错,解决课前疑难。再次,根据所学内容,老师出示拓展延伸题目,请同学先个体探究,接着合作评议,展示成果,完成对文章深层问题的拓展探究。最后,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在整个课中环节,教师只是指导者、引导者,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提点和指导。这样可以高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吸收,以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符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
课后巩固延伸。这一阶段是翻转课堂学习中尚未引起重视的环节。学习是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并非“先学后教”“先练后学”“先做后教”一个过程就能完成的。翻转课堂应该重视课后的学习,使学习得以巩固和延伸。教师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加以巩固和总结,同时力求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协调好新的知识点前置学习和旧的知识点巩固的关系。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师在课后巩固延伸阶段,要多给学生提供延伸、拓展学习的渠道和资源,还要注重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师能力的提升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新的命题。当前,实施翻转课堂还不是大多数教师的强项,这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
1.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掌握技术应用技巧。翻转课堂最重要的创新点之一,就是将传统课堂的“学”前置化,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任务单,需要教师注重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安排教学,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微课、视频等技术技巧。这对每位教师而言,都是极其大的教学考验。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具备教学互动机智。翻转课堂注重课中互动研讨,需要教师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及互动性,能够灵活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善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兴趣。小组合作学习都要基于任务、问题,要求教师善于对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准确把握,合理指导。
翻转课堂是一种混合教学,也是一种智慧课堂,我们教师要抓住契机,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能力,推进自身专业素养发展。
翻转课堂依托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将以往的课上和课下学习活动置换,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学起来、做起来。课堂上的学习则突出了交流和协作互动,推进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改善课堂生态。我校将继续深入探究并完善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模式,打造智慧课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使课堂更加美好,让学生更加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