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特殊教育的发展概况及改革措施

浅析特殊教育的发展概况及改革措施

作 者:闵 薇 (广东省梅县特殊教育学校 514741)

[摘   要]特教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教的主要目的是以补偿特教学生的缺陷和为了特教学生的康复。本文就特教的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展开了讨论,从实际问题出发,对于特殊教育的普通化现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特殊教育、残障学生、教育体制

一、前言
特教是对残障的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而其中有些科目对于特教学生来说既有特殊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特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特教学生的康复治疗,另一方面是通过特殊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很多地方的特殊教育存在着向普通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没有了特殊教育应有的特殊性,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以下就是对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提出了具体的分析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我国特教的发展瓶颈
因为残障教育是为了顺应残障学生的增加而设立的,虽然残障学生的比例较少,所以对于特殊教育的关注程度肯定比不上正常人的教育,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存在比一般教育多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政策的漏洞。特殊教育的对应群体是身体和心理残障的儿童,有些残障学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还是可以去参加正常工作的,但是因为很多政策的原因导致了特教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比如在教师资格证的认证当中就存在着需要获得普通话的证书,这就造成了一部分语言存在障碍的优秀的残障学生无法从事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语言残障者从事教师行业。
2.缺少特殊教育的准则和合适的规定。在我国暂时还缺少比较系统的对于残障学生的教育法规,但是对于已有的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也没有坐到准确的执行,这就造成了对特教早期发展的延误和走向正规化发展。因此应当及时制定出关于特殊教育的准则和合适的规定来确保残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3.社会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因为在特殊教育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就导致了特殊教育办学的改善空间狭小,但是如果能够得到社会其他方面的资助就可以从师资力量上和整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上提高残障学生的学习条件,也减轻了教学单位的负担。
4.教育部门对特教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各界对于残障人士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歧视,特别是一些教育部门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了特殊教育的相关师资力量不足。我国的特殊教育的预备和起步工作较晚,这就导致了整个特殊教育的开始需要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教育部门的有关投入都很难从早期就做到对残障学生的提前教育。而作为残障学生的家长也没有认识到对子女前期教育的重要性,这就影响了残障学生的终身发展,直接影响到了特殊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5.各个教育部分不能进行协调的工作。我国现在很多组织包括卫生组织、民政部门和残联都已经对残障学生的教育进行了干预,但是各个部门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各自为阵。
6.师资力量薄弱。据数据表明,虽然很多的学校的教师力量非常雄厚,但是因为我国国内开设特殊教育师范的高校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能分配到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少,而且在招聘的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很多原本致力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老师不得不另谋他就。
7.对特殊教育的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偏低。特殊教育的存在是针对残障学生开设的,但是我国正式的残障学生院校只有几十个,和广大的残障学生数量不成比例,由此可见我国的义务教育程度比较低。
8.残障学生的就餐问题。残障学生的残障程度要求了在饮食上的搭配要求要更加的精准。据调查显示,菜品的样式对心理疾病的患者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而在很多特教学校中残障学生的饮食标准距离发达国家的饮食标准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提高特教水平的具体措施
残疾人可以平等地参加社会生活和行使自己的权利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共识,而特殊教育是达成这一共识实现人人平等的必经之路。所以为了能够帮着残障学生这一弱势群体,让他们能够同正常人一样茁壮成长,也为了能够推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首先要对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进行更新,使得特殊教育成为构建平等社会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精神文明成果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残障人群这一弱势群体逐步获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就给特殊教育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也给社会文明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平台,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对于特殊教育来说,整个社会对此应该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
其次在政府方面要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改善特殊教育方面的开展条件和公共设施。在加大投入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来强化政府对教育的责任,政府的投入和关注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根本,虽然我国对于特殊教育在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政府的责任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是没能做到详细和具体,对于特殊教育的补助也没有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使得特殊教育的投入很难得到保障。在各方面措施都落实之后学校还要开展各方面的检查工作来验收学校的教育工作以推荐特殊教育标准化工程的发展,使得学校的软件和硬件都符合特殊教育开展的要求。
最后要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日常管理的完善来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水平。教育部门主要通过对于特殊特殊教育的管理来实现提高教育水平,但是从特殊教育的整体来看各个方面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很难行程统一的管理模式。如果各级政府能够做好对特殊教育的统一管理,就不仅能够坐到在特殊教育整体上统筹全局,而且还能够做到在各个学校落实政策和合理的资源分配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在实行上述工作的时候要通过加强监督的作用来保证特殊教育的长久发展机制,通过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特殊教育的教育形式、资金投入、教师的待遇以及政府方面的责任和社会各界的法律责任来保障残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随着各级政府和其他的行政部门更加严格地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督办,在各个地方一定会建立起一批具有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更加完善的内部管理的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拓展了特殊教育的教育功能,并且都形成了各自的教育特色和办学体系,为残障儿童的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残障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会经常遭到其他正常学生的歧视和冷落,而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的也是无数的失败和落后,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学生应有的权利,比如娱乐和被尊重的权利,这种长期的负面的影响会养成残障学生十分消极的世界观,打消了自己的自信心,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畏缩和压抑的心理。自信心的缺失给残障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都造成了灰色的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残障学生的自暴自弃,甚至会影响的未来的正常生活。只有通过积极乐观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做到和对待正常学生的方式对待他们,才能使他们有自信心和乐观面对生活和他人的勇气和态度。
[参考文献]
[1]陈久奎,阮李金.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人文关怀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2]黄汝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6(9)
[3]William 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
[4]冉广大.试论贫困地区发展特殊教育的特殊意义及其策略[N/OL].中国教育网,20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