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作 者:张 薇
(淮安市承恩小学,江苏 淮安 223200)
大
中
小
摘 要:新课改不断深化推进,这也让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教师依据自身工作经验,调整以及优化了教学观念和方法,为长期培养人才积累经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在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了解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和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措施,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若干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以及价值观。当前新课改中增加了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比重,教师也需要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他们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滞后
新课改中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当前还是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改变教学理念,还是教师为教学主体,他们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足,所以,以教师为主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就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体情况而言,学生还是被动的学习知识,课堂上也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很少积极发言,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教师没有有效的对他们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限制了 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发展,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但是就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情况而言,小学生明显缺乏阅读兴趣,他们觉得看电视、听录音以及看录像等方式会更加生动和直接,相比于看书要有趣的多[1]。学生之所以会这样,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这是由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未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
(三)缺少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方法对于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注重分析语句段篇,而不注重指导学生的阅读。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足,加上没有阅读指导,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限制了他们的阅读效率和效果。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
当前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变,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他们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成主动学习状态。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教师、学生和教材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当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忽视教材的重要作用,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对学生自然是有帮助的[2]。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利用,全面分析教材,挖掘精髓,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样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要把教材中内容反映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他们将自己放到材料中,有利于加深他们的体会。基于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的效率和效果,在他们有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再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让他们有效的对文章主题进行把握,进而快速的读懂,促进他们阅读效率的提升。
(三)建立阅读情境
要想让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并且让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基于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学生在阅读中就能够自主思考及分析,掌握文章内容和架构,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例如,在“松鼠”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松鼠的视频片段,通过这种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松鼠的特征,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松鼠的特点,对学生的人文情怀进行激发,让他们能够热爱大自然,注重保护动物。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情境中,进一步把握课文中对于松鼠的有关描绘,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意境,学生在自主阅读理解中就可以明确文章写作脉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学生在阅读时还可以思考,促进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升,也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运用正确的阅读指导
教师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些问题。教师要给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全面投入到阅读中[3]。教师还要结合所学文章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调动他们的阅读欲望,让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比如,在“将相和”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问“既然说到和好,那么将相之前曾经有过不和,他们为什么会不和呢?等,让学生阅读时可以思考,和教师以及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基于课题为切入点,有“和”必有“不和”,引导学生阅读第十六自然段廉颇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明确将相矛盾焦点,引出探究的主题,也就是蔺相如的“嘴”究竟厉不厉害?该不该升官?争取有提纲挈领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教师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应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要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阅读,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菊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93.
[2]王升武.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99.
[3]冯士广.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