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探讨

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探讨

作 者:梁 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色彩表现力,能够从色彩的视角鉴赏美术作品,掌握学习色彩与运用色彩创作的技巧,能够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自身对事物的感受、对个人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健康与积极向上的审美品位。色彩基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美术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问卷调查与文献研究,引入丰富内容教授色彩基础知识、创设生动情境指导鉴赏美术作品等,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色彩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高色彩基础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民族艺术;美术课程;基础教育
色彩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灵活的思维,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色彩知识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色彩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结合色彩的基础知识与相关规律,指导学生分析与表现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等,鉴赏以及创作美术作品,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太注重美术色彩基础的教学,或者没有开始专门的课程,使得学生缺失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发展学生是美术核心素养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基于核心素养加强美术色彩基础教学。
一、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科育人价值集中体现为学科核心素养,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与实践中循序渐进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优秀品格与关键能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美术学习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良好价值观、美术品格、与美术相关的关键能力。基于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结合美育教育教学的理念,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关联性等特征,包括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项内容[1]。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感知、体验、探究、创造、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教授学生美术基础知识,指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以及进行美术创作,可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二、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色彩基础教学的联系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色彩基础教学能够更好促进学生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不论是临摹美术作品还是运用色彩写生,学生都需要认真观察事物,在实际观察、感知等的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结合事物基本特征表现或者创造美,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材选材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鉴赏美术作品的基础知识,以及鉴赏中国美术作品和外国美术作品,其中又包含很多分项,其中的选材所用色彩丰富多样,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色彩基本属性、色彩形成、色彩分类、色彩规律、色彩结构的过程中,结合色彩鉴赏美术作品,能够更好促进学生识读图像,进行审美判断,探究文化内涵,更好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而在结合色彩基础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中,可以在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手工等的创作中,发展学生的美术表现力与创意实践能力,同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的策略
(一)引入丰富内容教授色彩基础知识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美术课程内容以及相关美术作品,指导学生进行图像识读、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以及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这一切的基础是掌握美术基础知识,掌握关于美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知识,结合线条、色彩、材质、空间、题材、主题、情境等方面进行鉴赏[2]。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引入丰富的内容,教授学生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
以美术鉴赏中的色彩基础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引入西方画家的马蒂斯的《生活的欢乐》、莫兰迪的《静物》,以及中国古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林椿的《枇杷山鸟图》等,还可以引入有关三原色、色彩搭配方面的文本、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色彩源于自然光的分解,美术作品中色彩善于吸引人的注意力,唤起个人的情感,是一种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不同的色彩搭配会产生无限丰富的视觉效果;对比色可互相加强,鲜艳明快,局部运用能够活跃画面的气氛,让重要的人物和重点的景物更加突出。
(二)创设生动情境指导鉴赏美术作品
教师在进行色彩基础知识的教学后,可以让学生掌握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美术课程内容,引入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术作品的图画与背景资料,重点引入民族艺术作品,还可以引入相关的动图和动画,以此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情境,指导学生借助色彩基础知识鉴赏美术作品[3]。
以美术鉴赏中的“中国美术鉴赏”为例,教师可以引入唐代画家张萱的经典名作《捣练图》,以及南宋画家林椿的经典作品《枇杷山鸟图》,还可以展示对应的历史背景资料与动图,创设生动的情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色彩基础知识自主鉴赏,然后进行总结:《捣练图》中,两位捣练妇女的衣裳颜色是红、绿、蓝、黄交相辉映的,形成一种对比关系,与另外两名妇女对比,她们的形象更加鲜明,使得这个局部成为视觉重点,邻近色的搭配比较柔和,避免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枇杷山鸟图》的主色是黄色和绿色,营造出和谐舒缓的气氛,清幽而不寡淡的画面,细节处体现层次变化,运用工笔分染法,表现出清晰的枇杷轮廓,深黄的脐、浅黄的果实、深绿的叶脉、浅绿的叶子边缘更加清晰,在反复晕染中让果实显得更加饱满、叶片更为自然生动,仿佛唾手可得。在鉴赏美术作品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基础知识进行绘画,更好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教师应该明确高中阶段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探析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色彩基础教学的联系,然后根据高中美术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引领下,教授学生色彩基础知识,指导学生从色彩方面鉴赏美术作品,以此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学卫.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的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00(008):143,145.
[2] 刘超.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J]. 新课程, 2020(42).
[3]李颖.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色彩基础教学的思考[J]. 高中生学习, 2018(1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