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利用“互联网+”助力幼儿园家园共育

利用“互联网+”助力幼儿园家园共育

作 者:管 琳 (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18)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效果显著,成绩斐然。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交流双方的时空距离,在幼儿教学上,也应当发挥技术的特长,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趋势,用成熟的技术手段补齐幼儿成长教学的短板,促使家校共同培育,共负责任,切实把幼儿的成长作为重要基础性工程进行建设,这对幼儿的成长、对家长的教育、对学校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教育;家校共育
前言
幼儿教育关系到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能力建设,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的起点,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点之一,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教育要争取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家园共育模式当中,幼儿教师主要采用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这些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家园联系不能频繁紧密,对于幼儿的情况也不能及时交换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前互联网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但是具体应用在幼教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园内教学质量上不去,家长委托给园却一走了之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把互联网同幼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教学特色,展示学生成长,促成家校共育,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幼儿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以互联网促进幼儿成长为核心,就家校共育提出若干有效实践举措,供幼教工作人员参考学习。
一、计算机多媒体,引导幼儿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已经在中小学课堂广泛普及,幼儿园也应当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同幼儿的发展结合起来。以本节课以春节期间安全的意识培养内容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内容进行单元化、模块化、场景化进行讲解,结合热门短视频中的新闻事件,让幼儿树立起自身安全重于一切的意识。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循环播放有关春节安全的儿歌音频,让孩子明白涉及水、电、煤气、用火、锋利金属、爬高、燃放鞭炮、药品服用等行为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在大人的监督下进行。在课堂上,教师既可以用照片、视频形式向学生讲述由于幼儿贪玩导致身体受伤家庭损失带来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也可以用生动的案例向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诸如高空抛物、在燃气井中投掷炮竹带来的财产损失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在课下时候,教师可通过幻灯片回溯本节内容,让幼儿回忆安全常识,加深安全意识。同时由此可以适当布置假期作业,既让学生享受到假期的娱乐,又增强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创设微课教学,传播科普育儿策略
微课教学是短视频在教学领域的一个创新应用,是由慕课发展而来。经过长时间网课的实践,微课教学已经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和认同。微课因其每节内容时间短,顾得名“微课”。微课能够教什么,这是幼教工作者和年轻家长所关注的一大问题。由于很多父母育儿经验不足,加之幼儿的语言能力尚在成长开发阶段,所以十分有必要在家校联系内容上,配套完善对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内容上,微课可宣讲0到6岁幼儿的心理特征与心理需求,心理特征,也可以针对孩子在生活中的典型行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能够让家长在短时间内更高效、完整的学习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哪些环节的成长训练,逐渐克服身上不好的习惯。
三、设立官方微信,记录幼儿家校成长
微信已经成为手机联络的重要应用程序,因此园区可构建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园区的线上文化主阵地,展示园区幼教工作水平,彰显幼儿自信成长风貌。具体来说,首先,园区可利用儿童节、元旦、园区开放日记录孩子日常点滴进步,也可以将每个班的幼儿阶段性成长以视频方式记录,在幼儿临近毕业之际,作为回顾集锦。其次,官方微信还可展示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与建议,进而为园区日后的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内容。最后,微信平台还能将孩子在家庭中个人的成长蜕变记录下来,甚至可以把“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成长”的亲子内容放置其中展示,着力营造“大家庭”的园区文化建设。总而言之,微信作为一种联络手段,通过文化阵地建设,塑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幼儿生活状态,也让家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明确了自身定位,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监控远程查看,建立家校信任体系
就当前的家校关系而言,本质来讲是处于一种相对微妙的状态的。以媒体曝光出的负面新闻来看,学校在对教师的选聘门槛和教学安全的保证上存在漏洞,幼儿在学校的身心安全是否能够妥善保障,这是众多家长担心的一个问题。具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个是学生的日常食品卫生是否过关,另外一个是学生在室内室外的活动安全能否做到全面的监控查看。为了避免个体纷争或群体事件引发影响正常的幼儿正常教学工作无法推进,有必要对学校的安全制度进行完善。就幼儿园食堂的卫生管理而言,食堂在建立食品留样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除蟑、除鼠、防蚊、防蝇的完备措施,并把相关的制度上墙明示。此外,在幼儿园的教室与走廊,设置安装无死角监控探头,并注意将监控区域覆盖到厨房、室外活动区域、校门口,并且能实现家长只要进行手机端下载app,即可查到学生在园区的表现、教师是否存在体罚行为。虽然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加剧了幼儿园一次性支出成本,但却换回来的是更多家长的信任成本。以信任博得信任,学校才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积存良好声誉,也是未来孩子更好的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的家校共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既需要硬件上设备的完善,有需要软实力教师的热情与爱心去关注和守护。互联网时代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多种辅助管理手段,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当利用好技术条件,切实将幼教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成雪丽.探索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新模式[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7):119.
[2]赵彩萍."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实践刍议[J].考试周刊,2020,(52):167-168.
[3]马兰.互联网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发挥的作用[J].新课程,2020,(30):29.
[4]朱夙.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发现,201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