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阅读兴趣的培养
作 者:吴慧琼
(江西省广丰区横山中心小学 334600)
大
中
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这一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向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完成《大纲》中提出的阅读量?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应对各种类型的检测考试,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尤其是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为了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尝试着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创设良好氛围,热爱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首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可定期开放图书馆,但面对大批的学生,仅学校的图书开放时间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因此,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在读书区里,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这些书必须是孩子喜欢的,适应学生的读书能力。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家长在家中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让学生的“目之所及,全是书报”,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拿起随手可得的书阅读。
二、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学生对听故事是乐于接受的,家长、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的。刚开始,我们要尽量地挑选些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并完整地、有声有色地进行讲述。当学生视听故事为一种乐趣时,我们可采取“精彩片段引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即当故事讲到精彩之处,教师却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预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这样的悬念,并有意无意地将故事的出处透露给学生,这样他们只好自己翻开书去寻找答案了。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名人故事、榜样激励
“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老师本人就是很好的榜样,一有空我就呆在教室里看书,当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也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阅读更多的是为了运用。在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读物后,我们可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养成运用的良好习惯。如通过故事交流会、古诗擂台赛等形式展示学生阅读的内容;通过优秀片断展示、精彩习作展评、读后感评比等活动展示学生阅读所得。当教师发现学生的课外摘抄得以正确合理地运用时,我们则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以促使学生运用优美句段的良好习惯。当然,课外阅读最有效的表现方式为作文,举办一些作文竞赛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通过对优秀习作的选评,推荐必要的作品参加上级各类竞赛、并向相关网站或刊物推荐,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作文的乐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不懈。我们应该连接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寻找课外读物,盼着读,自觉去读,甚至是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