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依托一校一品 提升体育素养

依托一校一品 提升体育素养

作 者:许振喜 (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广东 510000)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开展大课间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打造有特色的“一校一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营造良好的体育生态环境,以科研课题为导航,依托学校校本课程推进,注重多元评价,将体育与健康工作落实到实处,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活力学子。

关键词: 一校一品;体育与健康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依托“一校一品”,用好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科学实施
我校在“活力教育”理念引领下,拓展传统体育课和跳绳运动的内涵,开展《小跳绳,大体育》一校一品建设,将其作为学校实施“活力教育”的切入点。自开展以跳绳活动为主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将跳绳活动引入体育课堂,开发跳绳体育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了学校体育资源,初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活力校园文化氛围。体育跳绳活动校本教材中详细地列明了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建议和考核项目,教材简单明了,图文并茂,适合每一位教师使用,为教师们有效地开展教学提供了依据,2019、2020年两次大课间获得广州市二等奖。
(二)跳出活力,全员育体
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落实体育与健康智慧阅读月,我校组织了“春光无限好  运动正当时”为主题的系列体育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年级联赛:一二年级跳绳比赛、三年级8字跳绳、四至六年级篮球比赛。在校园操场上学生展示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花样跳、速度跳、长绳跳等各种花式。在体能大课间的练习中,学生运用绳梯、小栏架等器材,练习跳、跑、俯身支撑的练习发展体能,通过学习使用敏捷梯,加强了学生对正确身体姿态的感知,也让学生再力量和速度、灵活性等有了提升,这就是体育素质在不断提升;以多形式的大课间为载体尽显阳光体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
二、营造体育氛围,推进“一校一品”
(一)以生为本,营造氛围
我们坚持以“把快乐还给学生,努力营造活力校园文化氛围”为原则,各班结合“一班一品”文化建设,布置主题阅读墙报,建立图书角,每班捐出自己喜爱的图书大家分享,美术学科组织学生设计体育主题的海报,贴在显眼位置宣传。全校掀起一股热爱体育运动、阅读体育书籍、了解体育故事的热潮。星星直播室是我校的一个宣传阵地,每天利用午读时间开播。学校还利用电子大屏幕积极宣传,及时滚动播放学校体育赛事,让体育与健康主题活动深入人心,让家长了解积极配合。每个年级开展的体育联赛活动,营造全社会爱运动、爱健康的氛围。
(二)小手大手,联动社区
跳绳活动不仅仅是学生的活动,还吸引了教师、家长一起参与,让活力充满校园,让活力进入社区,共创学生成长的活力环境。学校开展跳绳活动不仅局限于校园内,还通过学生、家长辐射到社区。自从体育跳绳活动开展以来,陪孩子一起跳绳的家庭越来越多。在每个学期的展示活动中,亲子跳绳比赛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和踊跃报名。家长们纷纷表示,与孩子一起跳绳已成为他们家庭每天必做的运动之一。学校教师回到家也坚持每天与家人一起跳绳。就这样,学校逐渐以“一条绳教会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
三、科研课题引领,准确把握方向
(一)智慧校园,提升素养
我校以申报智慧阅读学校为契机,以发展学生素养为核心,2019年4月我校市级智慧阅读专项课题《基于思维导图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立项,学校利用市级智慧阅读课题,依托活力德育平台多种形式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利用班会课开展“春光无限好.运动正当时”的体育主题阅读交流,分享体育故事、体育项目、我喜欢的球星、我参加的体育比赛等内容,每个人都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去了解体育,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树立爱好体育崇尚健康的思想。
(二)健康第一,研究发展
体育健康第一,必须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体育科组针对大课间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通过依托跳绳校本课程在大课间落实跳绳内容,保障校课程落地实施;同时在体育课堂上精心组长跳绳教学,除了学生要掌握跳绳基本式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既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跳绳技能。2018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检测结果更加表明,各年龄组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发展,男生的BMI指数平均得分91.5分,优分率66.81%,女生的BMI指数平均得分95.16分,优分率79.84%;五、六年级学生的肺活量平均上升了近200毫升;男、女生一分钟跳绳优分率分别为19.61%和16.67%,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也充分体现了大课间活动在学生体质发展中重要作用。
四、完善多元评价,培养体育人
《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性评估不同于结果性评价,它注重在过程中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活动的开展,在学校结合主题阅读月开开展跳绳活动的过程中,以展性评估取代结果性评估,为促进跳绳活动的有效开展,体育科组的老师特意制定跳绳活动评价标准,学生人手一本跳绳星级评价手册,通过手册对学生每次跳绳活动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记载师生进步的足迹。跳绳星级评价手册内容包括“我的计划”、“过程记录”、“星级考核”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看着他们在期末评星活动中,每班有将近60%的学生因为在体育跳绳活动中表现突出而评上“运动之星”,我们知道,他们正在享受着跳绳带给他们的快乐。
体育与健康不仅要教会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育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项工作,既要在课堂教学扎实开展并落地,更需要秉持阳光大体育的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或比赛来推动,不断提升每个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学科素养,最终让健康第一落地,成就学生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杜晓红,于素梅.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于教学指导(2011版)[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2] 郭芳,张强,王贵成,孟令滨.论体育文化与自然环境[J].体育文化导刊.
[3] 范海荣,任继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田业茹.学习兴趣的发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