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三接班后学生“3+3”纠错新范式的研究与实践

初三接班后学生“3+3”纠错新范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 者:莫杨均 (萧山区宁围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15)

 摘   要:初三接班在所难免,纠错教学给师生增进了解提供契机,接班教师借助错题,了解学生的知识漏洞和思维局限,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和精准施策。在老师层面:问卷调查了解纠错反思现状;新目标导向鼓舞学生士气;新专题训练明确考点陷阱;新评价方式提升纠错动力。在学生层面:四步法养成纠错新习惯;一对一检查单兵新辅导;学员选导师构建小组新合作。通过实践和研究纠错新范式,促进师生关系融合,提高解题正确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目标导向;新专题训练;新评价方式;纠错新习惯     
一、初三学生科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的现状分析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建立错题集重要,但是学生对错题的价值认知、情感态度、自觉行为、归纳整理等是怎样的现状,我在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后做如下原因分析:
1.马虎大意不认真,错题反思无时间。每天都有新的习题,作业马虎不认真,导致错题太多,学生想反思,苦于没有时间,老师问他错因,他总说马虎。因为每天有课,每天有新练习,没有时间将前面的错题进行有效的反思。
2. 归纳错因不到位,误将订正当反思。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批改后会要求学生进行作业的订正,同时对错题进行归纳整理,但只是停留在口头布置,没有持续的跟进;而学生也根据以往的习惯,通过翻书或问同学或根据教师讲解数据,填上不同答案当做订正了,而没有很好的对错题的知识点进行反思。
3. 冷血评价不温暖,学生纠错无动力。对于错题,部分学生会花大量时间在纠错上,以期彻底将错题弄懂弄通,纠错本上,学生密集的文字和老师简单的√或×,形成鲜明对比,纠错本上评价不温暖,比如:“你的过程呢?”、“题目不完整,重抄”、 “错误,重新计算”,这些质问和命令式的语气缺乏关爱学生的情感,学生称冷血评价,纠错积极性受到打击而敷衍了事,对科学纠错半途而废。
二、初三接班后学生“3+3”纠错新范式的研究和实践
(一)教师主导,建立新目标、新专题、新评价
1.新目标导向,鼓舞士气系列化。
笔者初三接手的班级成绩不太理想:平均分年级垫底,尖子生只有小高一人,小祝等想提高成绩,但是没有科学方法,全班自信心不足,作为接班教师,确立目标凝聚人心迫在眉睫。
(1)确立目标,前进路上有方向。目标引领前进。开学第一课,我向全体学生介绍哈佛大学的一项关于目标的调查研究,用很多案例强调了合理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我要求学生们讨论确定班级平均分目标和个人科学的中长期目标。
(2)展示目标,时刻激励有动力。研究表明,写下目标并展示目标,更能促进学生达到目标。我让学生经深思熟虑后亲笔写下科学中考目标,为体现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每位学生要按上自己鲜红的手印,这张目标纸贴在了班级宣传栏,时刻提醒着学生为达到心中目标而不断努力。
(3)营造氛围,优化环境有助力。优良的环境能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发展。
①表明教师的态度。我在班级正前方张贴“不抛弃 不放弃 坚持着 努力着”几个大字,表明教师对学生永不放弃的态度。
②强调行动的重要。我让学生在科学书的第一页郑重写下:热爱,否则毫无意义;行动,否则无可救药。
③利用口号来激励。学生们讨论投票后选择了“颜值不够,分数来凑”为口号,每天在科学课前大声呐喊3遍。优良的环境给学生成长提供助力。
2.新专题训练,考点陷阱明确化。 
(1)教师错题库,辨析指导知陷阱。我在批阅学生的纠错本时,会密切注意错误率高的题目,如果是重要知识点,马上进行摘录,建立教师易错题的题库,在复习阶段再次呈现,进行课堂内的解析训练、分辨各选项的知识点陷阱,矫正认知,对正确纠错方法进行指导。
(2)训练新专题,考点知识全分析。我以建立的错题库为基础,精心选择题目为专题进行重点训练分析,学生在自有认知下逐一分析各选项中的知识点,思考出题教师出题目的,明确考查的知识点。
3.新评价方式,纠错动力持续化。
(1)改冷血为暖心,易于接受促持久。评价中我不但会提醒学生忽视的知识点,同时对学生提出期望,在不断的期盼中,促进学生的进步。除此我在评价中还会经常用到以下语句“请分析你错的原因,并写出来,试一下可以吗?”“请把错题有关知识点写出来,相信你能记住。”“在审题方面努力哦,圈画出重点词语或者数据!”“单位要记得写,否则没有意义,加油!”通过这些暖心的评语,让学生如沐春风,促进学生纠错的持续性。
(2)改责备为表扬,纵向比较增持久。责备学生纠错不好只会让学生学会责备别人,不反省自己的错误。为了增加纠错的持续性,提升学生信心,我采用纵向比较法,鼓励学生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纠错比昨天优秀,我全班表扬;考试时只要有进步,哪怕是0.5分的进步,也会在班级中表扬,并赠送喜报给学生家长,携手家长一起教育引导孩子。
(3)改抱怨为包容,师生和谐更持久。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不但要容忍学生习题上的错误,更要能包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犯的错误和缺点。
①包容学习上错误。我认为错题是宝贵的资源,是学生成长的阶梯,我能容忍学生做的错题,想办法帮学生订正,反思错因促提高。
②包容生活中缺点。我也能包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缺点,帮他们分析原因思考解决的办法,鼓励知错能改。学生意识到犯错不要紧,老师能理解和帮助,“亲其师,信其道”,和谐师生关系让纠错更持久。
(二)学生主体,建立纠错新习惯、新辅导、新合作
1.逐步推进,养成纠错新习惯。
良好纠错习惯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四个步骤逐步推进,它们是提醒、渴望、反应、奖赏。我们将之转化为一个实用的架构,为我们培养纠错好习惯提供了简易的规则。
(1)纠错提醒,让它显山露水。研究表明,提醒会触动大脑开启某种行动。所以要让纠错显现。
①明确益处,写下执行计划。明确纠错的重要性和益处,收集学霸如何利用纠错本以提高成绩的资料进行分享,让已毕业学生回校现身说法。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纠错周计划。
②叠加习惯,旧习惯后跟进。良好新习惯的养成可以借助旧习惯,我让学生在每天做完科学作业本后进行纠错,完成作业本作业这个习惯已经养成,这个习惯的叠加让学生不忘纠错。
③改变环境,让它显而易见。环境可以塑造人的行为。我要求将纠错本放在表面最显眼处。在校由课代表提醒学生拿书本时一并拿纠错本;在家时要将纠错本放在触手可及处,提示清晰明了,让纠错自然发生。
(2)渴望纠错,让它有吸引力。
①喜好绑定,让它有吸引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后可以做另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前者会对你产生吸引力。按照这个研究结果,我鼓励学生在纠错后做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事情。班里小许平时喜欢听点音乐,我就提醒她和她父母,在纠错后可以听音乐,否则要延后,喜好绑定,她为了渴望的音乐,纠错产生了吸引力。
②班级规范,吸引学生纠错。纠错新范式实行后,我建立了班级规范:纠错的学生是勇于知错,不断成长的学生;不纠错的学生是不知对错,停滞不前的学生。规范赢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同。人是群居动物,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社会生活的习俗和实践裹挟着我们前行。”人类最深层的渴望之一就是有归属感,班级归属感吸引学生进行纠错而融入班级中。
(3)省力纠错,让它简单易行。
①每天一题,让学生可以完成。人们总是喜欢省力的工作,就像支付宝能推广应用因为它支付省力。所以我在开始阶段每天只布置一题纠错,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简单易行可完成。先少后多。
②每次5分钟,让学生有精力完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纠错这个新习惯的养成不能让学生认为是个重大挑战,想要让学生连续做,那就从简单开始,在5分钟内完成开始。先基础,再提优。
(4)及时肯定,让它令人快乐。
①日历本打卡,让积累可见。每天完成纠错规定任务后,就在日历本上标注,日积月累,让学生能清晰看见自己量的进步,甚至体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②多途径展示,让进步可见。对于纠错有进步的学生及纠错本,我通过班级内部展示,学生qq群展示,家长微信群展示,让学生有成就感。
③反向操作,让问责可见。让不纠错的行为成为学生难过的事情,继而去纠错,这是一种反向操作。我们以书面的形式创建习惯约定:要养成纠错习惯,如果违背,将会有相应的惩罚,由班级内同伴来问责和执行。学生为了遵守约定或者说不被同伴责罚,他会进行纠错。
2.单兵新辅导,错因归纳具体化。 
分析错因,是纠错的关键之一。反思错因,老师需进行一对一的单兵指导,让他们学会分析错题成因的方法。
(1)理清题目要求。要求学生关注题目中各项要素,解题时是否完成题目中的各项要素。
(2)思考解题过程。着重关心对数据的理解、相关数据的选择、计算流程是否存在缺陷、单位名称是否统一。
(3)考量书写笔误。根据错因,在错题后面标注“这是概念性的错误”、“解题思路性错误”、“语言表达性含糊”、“知识遗漏性错误”等原委。
3.小组新合作,交流探讨高效化。 
(1)设立小组长,引导当好小导师。我在班级中选择科学成绩优秀的6人为小组长,进行持续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当好组内导师,鼓励他们在帮助别人解疑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归纳和总结等高阶思维能力,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增强沟通能力等科学素养。
(2)自主选择,研讨氛围更融洽。组长确定后,组员自主选组长,他们往往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当组长,而朋友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微调后小组成立,这样建立的小组比老师命令式指定的小组,纠错研讨氛围更加浓厚,学生不拘谨,积极性提高。
(3)组内捆绑,利用积分促提高。小组确定后,建立小组捆绑机制,各组以积分的形式比高低。组内如有1人纠错没有完成,组内成员都没有积分,只有全部完成才有积分;同时组内有1人表现好,成绩进步奖积分,组内人人都有积分奖。这种荣辱与共的捆绑制度让组内互帮互助,互相提高。
(4)文化展示,凝心聚力共成长。新的合作团体的建立,我组织了小组文化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做到“三个一”:设定一个目标,设计一个logo,拟定一句口号。目的是让组内成员有归属感,加强组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小组合作更加高效。
三、初三接班后学生“3+3”纠错新范式实施后的效果和小结
1.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
坚持不懈的进行纠错,显性看提高了成绩,隐性看构建了师生和谐关系,强化了思维能力,养成了良好的纠错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信心,提升了解决问题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2.践行反思,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提升。
通过课堂细心观察,学生中大部分能认真展开审题、答题和检验等,会做题的错误率在下降。对错题的细心分析也养成了习惯,会反思和检验了。组内学生在小导师引导下讨论,在纠错中相互学习,导师帮助学员,形成了优良的合作关系,逻辑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在提升。
3.了解学生,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提升。
一年多的研究实践,利用老师错题库的建立,经常关注错题,使自己更关心备课,更了解学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强化了自我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审阅和批改纠错本中,逐步了解学生错因,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提升科学素养。
4.研究实践,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秋波.和谐处理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美]南希·弗雷,道格拉斯·费舍,桑迪·艾佛劳芙.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1
[3]施慎忠.做好错题反思整合知识再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6).
[4][美]詹姆斯·克利尔.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