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分析

作 者:江惠珊 (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学校,广东 5100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化,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多样化,根据教学情况创建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用于改善课堂学习的效率。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业界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法;作用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体现了中国教学改革的目的和重要性。由于应试教学的长期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经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不能激发他们参与到教学中的兴趣。课堂里的学习环境不活跃,学生无法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来创建正确的情境。这使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他们不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多数中国教学者继续探索并积极推广情境教学模式,以便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提供优质的教学[1]。
二、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主要是在特定时间下不同情况的组合或相对情况,主要包括:学习情境、教学情境、规定情境和社会情境等。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并激励他们积极投身于学习中去,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品格的发展。通过相互帮助与合作,学生可以逐步改善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情境教学法充分体现了现阶段国内先进的教学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外,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在教学中发挥辅助作用,而且对于其他的领域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使用情境相关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是在学生阅读语文文章时灌输情境教学。老师将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创造出可以训练学生学习句子和短文的情境;其次,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创建一个或多个场景,使学生可以在情境里进行思考和想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三,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往往是通过音乐、摄影和各种其他方式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到情境中去,并通过情感来触摸学生的内心情感,通过对以上三个步骤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突出教学重点
小学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初衷是将情境适当地引入教学过程,通过将知识点同创设的情境结合起来,已达到促进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目的[2]。然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有的教师会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与教学情境结合起来,因此教学的重要知识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小学生很容易将重要的知识点同非重点知识点混淆,往往会重要的知识点,很容易感到困惑。
(二)对语文的阅读和理解往往会发生偏差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其阅读理解往往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然而一些语文老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向小学生解释阅读理解,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过分强调文本的内容,而忽略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传递的价值和其他方面的内容。选择的“情境”如果不合适,会使得学生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误解。
四、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认识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与其他科目相比,语文教学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更加紧密相关。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语言,掌握文学知识和写作技能,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融合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生活条件,他们可以自觉地联系周围的环境,并认识到间接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学习语文知识后,可以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以提高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丰富学生的审美观
教师使用情境相关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他们所构造的情感环境中,使学生能够在课文内容及其背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感知和经验。帮助学生探索某些想法和感受,以便可以有效地学习。在帮助学生加深语文阅读的同时,他们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加深他们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3]。在进入情境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与文字和作者产生共鸣,以完成对美文的感知和表达。
(三)加强情感互动
情境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逐步进入老师的处境时遵循老师的指导,并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教师积极将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验反馈给老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创造的教学状况,加强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情感互动。根据情境的不同,老师可以与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这可以极大地改善知识的相互作用,实现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在基础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小学语文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创建生动、丰富和有趣的语文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通过这种直观和可视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探索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加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与问题融为一体,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
将情景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目的是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因此,在创建情境时,教师需要将教科书中的重要知识点融入到这些情境中去,帮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并在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境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4]。此外,在发展情境教学时,教学的目标是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实现不断的扩展,需要重新创建已经熟悉的知识点的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热情,并将语文知识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中去。
(二)创建的情境需要围绕课程内容展开
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欲望小学语文老师。在创造一种情境时,他们会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专注于将文本知识和文章中表达的艺术概念和表达的情感通过最佳的方法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创建情境之前,教师必须首先弄清文章的核心思想,然后有针对性地创建教学情境[5]。
(三)选择不同的方式开始创建情境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照片、音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角色扮演方法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往往能使情境更加的生动逼真,并且音乐和情境的结合以多种方式提供了最佳的声音和色彩[6]。也可以使用图片显示情境,这使情景更加生动。通过以不同的方式创建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并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六、结束语
总体而言,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观和情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因此,大多数小学教师在提供学习指导时,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指导内容,灵活运用情境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梅莲.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6(91):28-28.
[2] 周素梅.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J].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7):68-68.
[3] 胡晓秋, 魏春英.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的运用[J]. 读书文摘, 2016, 000(024):226.
[4] 徐桂华.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 教学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00(014):0184-0184.
[5]卫任兴.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4):8-8.
[6] 严丽艳.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 未来英才, 2017, 000(00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