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时代下设计思维在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陈 欣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七中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大
中
小
摘 要:设计思维是一种方法论,是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研究信息时代背景下设计思维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设计思维的具体操作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时代;设计思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
设计思维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当中的应用,不同于以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是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发现实现目标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变量,使得期望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达成。而信息时代下,即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创新教学元素,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教学目标达成中的变量。可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用设计思维,即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教师们只要方法得当,切实贯彻设计思维的方法论,就会在教学效果方面收获很大。笔者结合具体的设计思维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下几点关于应用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在设计思维的方法论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要想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当中,就需要教师首先确定课程教学的目标以及想要学生达到的欣赏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当地的文化氛围,学校的教学宗旨,以及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而决定的。考虑到学生知识储备的情况,如果制定过高的目标就会让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冗杂而不成体系,学生在学习一些必要的前提知识的时候也会觉得枯燥无味,即便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也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托物寄情》这一课的时候,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在学习完之后,能够对中国画中一些形象的隐喻和情感表达以及一些技法运用传达的情感能够清楚的分辨,能够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生活背景、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特点,赏析画作中表达的涵义。但是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即宽泛,难度又有些大。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这么多内容全部让学生学习和接受。那么我们就可以降低一格教学目标,不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欣赏解析方法,只要通过一两种明显的方法例如:固定含义的形象,特定季节的情感等等,让学生明白画作当中的事物是有着一定的情感寄托,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作者背景和画作创作背景分析鉴赏的意识就可以了,至于学生想要深入研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搜集资料,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兴趣研究和欣赏。
二、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设计思维方法论要求在确定目标之后,分析和研究达成目标的影响因素和途径选择。具体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最终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过程设计。例如在教学《人间生活》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定下了教学的目标:首先让学生通过画作对于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宋朝时期的人们生活有大致的了解,能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人物画和风俗画。在情感目标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国画的优美以及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例如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哪几幅画作,通过画作的技法和背景展开教学,还是通过画作中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展开。当教师确定了教学的内容以及其想要达成的教学效果之后,就要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些因素,例如:学生对于这幅画作的接受程度怎么样,以此为切入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欣赏兴趣,教学内容能否清楚表达出想要教学的内容,知识的教学是否有逻辑支撑,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体系化知识?等等。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很容易就能找到很多资源,填补教学内容,强化影响教学的积极因素。例如教师拟定重点鉴赏《清明上河图》让学生通过画作了解宋朝晚期的生活状态,并通过画作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宋朝人们的生活。那么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些小细节,进行展开,这样既能够很好地切入到教学环节当中,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画作当中有一个店小二的角色,手托食盒正在赶路,显然这就是古代版的“送外卖”,然后教师结合宋朝当时的商业氛围,展开教学,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通过画作中一个一个细节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整个画作的精细和其背后蕴含的大量信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排出不利因素,强化积极因素
在设计思维方法论当中,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因素制约,有的因素利于目标的达成,有些因素阻碍了目标的达成,就需要通过调整方法和环节,提前进行消除或者降低其影响。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学生的鉴赏兴趣,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等等。就学生鉴赏兴趣而言,这一影响因素,如果能够利用好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环节和内容安排中,就需要着重考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的导入环节,如果导入环节设计的巧妙而生趣自然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能够在一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动态版当中也真实还原了原画中,作者对于人物动作、服饰、互动的表达,方便与学生去欣赏其中的细节,挖掘其中更多的信息。
总之,设计思维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得益于信息时代的背景,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教师要明确设计思维的方法论,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要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和调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内容设计,从而更好地保障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有效开展策略[J].新课程,2020(42):98.
[2]马奔.浅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0):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