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专业毕业生 就业竞争力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 者:李 彬1 赵英慧2
(1.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河北 050000 2.石家庄学院 050035)
大
中
小
摘 要: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以往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给出疫情影响下,高校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主成分分析法;就业
引言
随着全国高校近年来扩招的不断持续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局面[1]. 而受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进行调查和分析,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用以调查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2020届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问卷通过查阅资料和专家论证,确定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就业去向、专业对口率、期望薪资等方面获取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第二部分,是本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包括诚实守信、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专业理论基础、社会实践经历7个因素,将每个因素设为总比重为10的比重题,调查结果易于进行量化分析.
受疫情影响,本次调查问卷均以线上形式发放,总计发放413份,回收到有效问卷402份,有效率为97. 33%,符合问卷调查有效率的通常衡量标准,调查结果可靠性较高.
二、研究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多指标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主要思想是通过正交变换对高维随机向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由可能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多指标得出线性不相关的主要指标,并且可以保留原始指标数据中的大部分信息. 因此,主成分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亦可称为主分量分析法[2].
对搜集的数据,借助SPSS软件,计算出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表1 特征根与方差贡献率表(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表1所示为原始影响因素指标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从中可以看出各主成分对原始变量总方差的解释情况,前两个主成分的方差占全部方差的96.101%,符合选取规则,所以选取F1,F2分别是第一、第二主成分,这两个主成分的方差占总方差的96.101%,既能保留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能起到降维的作用.
通过SPSS软件,进一步得到主成分系数向量表.
表2主成分系数向量表:
从而得到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Fi=z1iX1*+z2iX2*+…+ z7iX7* (1)
其中,X1*, X2*, …, X7*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值;z1i,z2i,…,z7i为第i个主成分的变量系数向量元素.
根据表2中的结果,可以得到本研究的主成分表示为:
F1=-0. 429 X1*+0. 385 X2*-0. 391 X3*-0. 0004 X4*+0. 425 X5*+0. 412 X6*+0. 407 X7*(2)
F2=-0. 178 X1*+0. 217 X2*+0. 368 X3*+0. 788 X4*-0. 073 X5*-0. 260 X6*+0. 301 X7*(3)
考虑第i个主成分变量系数向量绝对值较大的对应变量综合后对Fi命名. 根据表2和主成分的表示式(2)和式(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中,诚实守信、压力承受能力、专业理论基础、社会实践经历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确定第一主成分为个人就业准备.
同理,在第二个主成分中,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绝对值系数比较大,所以确定第二主成分为反映的主成分为个人发展方面.
五、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后疫情时代,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的就业准备和个人发展两个方面. 鉴于此,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大力提升学生素质.受疫情的影响,各大高校的理论教学均只能采用线上形式,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受到时间、空间等影响,尤其是毕业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更是无法有序进行,这都对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高校应该审时度势,充分借助“互联网+实践”模式,积极开展“云实习”、“网络答辩”等途径,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地提升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加强就业心理疏导.在疫情的影响下,不但生活秩序被打乱,原本的学习、实习、求职计划也被打乱,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心理焦虑等情绪.各高校应及时作出应急预案,组建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借助qq群、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开展及时的心理疏导服务,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心态,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定位,并把握就业时机.
3.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并不是简单地获取工作能力,而是大学生能够保持一份工作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快速进入全新的未知领域的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及系列的团学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董玉福,尹桂丽. 大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9,8(8):73-76.
[2] 朱建平.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 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109-123.
[3] 赵英慧,李崇.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以石家庄学院理学院为例[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 20(06):53-56,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