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法
作 者:尤营营
(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100)
大
中
小
摘 要:高中生物课程自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开拓学生视野,在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提升上同时注意贴近生活,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本文将以生物教师一线多年教学经验出发,系统探讨从多维度构建生物学习过程中的理性思维构建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学科学习、高考得分和专业选择。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理性思维;培养
前言
高中生物学习的特征是既有着覆盖面全的广度,又有个别领域学习内容深的难度。作为一门研究、探讨、分析、学习生命现象,盘点生物活动科学的学科,生物课内容既要求学生树立理科生的思维体系,又要具备文科生中强大的记忆能力,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具有理性的思维模式。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演变过程、生物活动的因果关系从源头至结果到影响,进行深度发掘和综合探讨,这就是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应当构建的理性思维。如何更好构建生物学习理性思维体系,本文将从以下四点做出探究分析。
一、了解学习目标适当拓展内容
学习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关系着学习动机是否强烈。概括来讲,教师应当从了解、简述、明确、提升四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意识。具体来说,首先,高一新生入学,拿到生物课本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一个初步了解。这是为了更好的为课堂导学和后续学习内容做铺垫与安排,教师可以询问班上学生经过初中生物阶段的学习,哪些板块印象深刻,对高中阶段生物学习内容又有怎样的期待。其次,向学生介绍高中阶段的学习板块,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而必修内容由微观入手,宏观结束,从分子到细胞学习到稳态与环境。选修内容则更加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和实验能力的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高考考题,这并非是要以“难度”来“吓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以高考考题与教学大纲结合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我们根据大纲要学哪些内容,能做哪些考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另外,在明确阶段,教师应当关注每一章、每一课的导读内容。以“走近细胞”为例,教师在保证教学时长的基础上,特别关注“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思考讨论”的部分,将其作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必要辅助环节。最后,在提升环节,教师应从随堂练习、课后习题考察、训练学生在课堂上的应知应会内容。按照上述四个环节,使得目标学习,贯穿整个学习环节,学生学习形成闭环逻辑。
二、注重实验环节强化理论认知
高中生物实验可以分为三大块内容,一个是验证性实验,一个是探究性实验,最后一个是设计类实验。实验与理论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用实验发现问题所在、用实验巩固理论水平,是实验环节的重要意义。理性思维的构建,同样需要实验环节做重要支持。通过实验环节,学生能够明白实验要发现的问题,要巩固的知识点,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在日常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的传递实验的趣味性和专业性,让学生领悟到生物学科的点滴进步也是依托于前人大量实验的基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实验目的是要通过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来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在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最终要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具备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的能力。
三、依托信息载体动态还原过程
信息技术的普及为实验课的内容做到了补充和延伸,同时有为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带去了辅助支持,鉴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信息技术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知识的延展和兴趣培养的一个辅助手段。在课本内容学习中,口传心授加板书的方法容易使得学习内容呆板,学习内容僵化,而生物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展示既能够让案例活化,也减少了教师教授过程中学生理解上的阻碍。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为例子”,用幻灯片展示手段,表格对比二者的相同和差异,可以从举例、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时间、作用范围来帮助学生更好去理解记忆,进一步讲,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还可以用flash动画来展示人体机能的体液调节是如何进行的,这具体来说可分为人体在炎热环境中、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液的调整是如何进行的,同时可以延伸到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机制。通过计算机的生动展示,帮助学生建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深刻理解水盐平衡对生理机能的重要作用。
四、小组合作探究建立思维导图
小组合作探究,创建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小组合作已经在多个课堂实践中被采取,效果良好,它通过优势互补的形式,教师调动了学生总结盘点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回溯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教师在一旁做点拨和指导。在单元总结、期末总结、甚至必修、选修内容总结上,都可以进行参照,以“基因的本质”为例,由此可以延伸出一级分类: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复制以及基因。二级分类中,DNA分子结构及其特点可划分出化学组成、空间结构,化学组成又可细分出元素、四种组成方式、连接方式。空间结构则能够细分出结构特点;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可细分出三个部分,它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它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以及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分子的复制可细分出概念、复制方式、场所、时间、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准确性原因、相关的典型计算;基因则可以从基因的概念、基因概念的理解进行细分。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本质上将是一门为大学的农学、林学、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进行预科的学科,是一门导学性质的学科,学生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都应该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被灌输理性思维的概念,使得理性的学习方式成为真真实实的学习方法,切实为各个阶段考试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孟晓宁.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刍探[J].成才之路,2020,(8):64-65.
[2]孙健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尝试[J].科技资讯,2020,18(8):172,174.
[3]张琪.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理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读与写,2020,17(26):214.
[4]黄杰群.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理性思维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4):104-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