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新课程下低年级如何开展识字教学
作 者:邝秋祝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初溪小学,广东 增城 511300)
大
中
小
摘 要: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学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衍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因此,基于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低年级识字教学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和途径,把快乐引进课堂,引进识字教学,充分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意识和愿望,让学生学以致用,走向生活的大课堂,快乐识字,快乐阅读。 关键词:统编教材;低年级;语文核心素养;识字教学;识字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并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基于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特别是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比较去识字,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了识字教学的成果。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宝宝”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学会观察,引导发现
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它变化微妙,神形兼备,可只要仔细观察分析,这千奇百怪的汉字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呢?
(1)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如学习“人”、“个”、“大”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三个字中的“捺”有何不同,分别占什么位置。
(2)学会对比观察,区分形近字细微的差别,例如:己——已,末——未,田——由。
(3)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如写“片”字时,教师除了用彩色粉笔区分笔画,还应该强调“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规则。
(4)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
评价是一个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以人为本的多元化评价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书写,能对自己的书写起到警示的作用;另外,让学生进行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对自己的书写大有益处。
三、采用多种识记方法。
(一)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口耳目》和《日月水火》这两课的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在学习时,应努力让学生发挥丰富的形象力,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指五官、猜字谜、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一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对汉字的各部位进行了形象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认识了“口耳目”。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弱”字时,班上一个小朋友这样联想:一个人病得背也驼了,肚子里还长了两条虫,怪不得这么“弱”了。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三)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四)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统编教材里一二年级每课书都差不多要学习十几个生字,量比较大,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愉快识字。如教学“乌”字,用简笔画画一只没有眼睛的小鸟,“鸟”字去掉一点为“乌”。教学“灭”字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小铁盒里点燃纸,待火势到适当程度,用一块合适的小板子盖住小铁盒,稍后拿开板子。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种种变化,讲述一些有关火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灭火的知识。最后,总结:用一块板子“一”把“火”盖住,可以“灭火”。
(五)结合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创设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们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识字的智慧宝库,校园里,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班级名、课程表、值日表、墙报、宣传栏、标语……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和好途径。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的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更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