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究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究

作 者:陈 虹 (四川省德阳市实验小学校,四川 德阳 618000)

 摘   要:美育本身就是提高人道德修养的过程,美术教学从始至终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倡导“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理念下,各学科教师都尝试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美育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谈一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育;美育
引言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上好一堂美术课,美术教师不但要传授相应的美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能片面认为美术课仅仅是教学生绘画或做手工。实际上,美术课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的训练,培养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又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德育、美育、智育并重。
一、小学美术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除了可以教会学生什么是美,如何审美。同时,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中渗透的德育理念,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然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当学生学习美术时,会对美术教学中的色彩、光线等物质变化中产生感悟,懂得不同色彩所代表的情绪色彩,明白不同光线表达的人生意义。通过对这些美术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并且懂得如何判断美丑,也会明白人性的美丑,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具有爱国主义素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油画、国画、雕塑等各种题材。这些作品中有歌颂祖国繁荣富强的、有抗战英雄英勇牺牲的、有描绘祖国美好未来的,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感悟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然后由教师讲解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渗透德育教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探究
(一)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欣赏课程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教师自身一讲到底的现象,避免出现教师自身激动兴奋,学生默然无味的现象。本身美术欣赏课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我常常都会给学生讲一讲作品背后的故事,比如作者的故事、作品创作背景,创造缘由,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作品。
当然这种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中,还可以带学生观看古代名画——《洛神赋》、《清明上河图》等作品。由于小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不成熟,欣赏能力有限,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这类较为复杂的作品时,重点以讲解作品背后故事以及让学生多观察为主。在欣赏中国山水画、中国传统建筑、刺绣、草编等众多艺术作品中,让学生们感叹祖先的艺术精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美,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品格。
(二) 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绘画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可以借助美术绘画课的优势,不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内容。在绘画课中渗透德育和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同,这是用艺术的形式联系人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受到优秀美术作品的感染,提升学生对于美丑的辨别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引导学生自主绘画时,我们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德育相关绘画主题,比如“家”、“朋友”、“保护环境”、“拒绝浪费”等绘画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在绘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道德认知。例如,“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绘画中,让学生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节约用水的。这些富于创意的美术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在美术绘画活动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不浪费美术材料,物尽其用才能杜绝浪费,这样的美术活动能够使传统美德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三)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涉及的工艺制作的种类非常多,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工艺制作的内容就占据了40%左右,其中包含了折纸、泥塑、布贴、树叶拼贴画等多种项目。教师在小学美术工艺制作过程中,可以有效渗透德育,不仅教会学生相关作品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创作的精神。
比如在教学“剪纸”这一手工活动中,可以告诉学生剪纸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再为学生展示众多优秀的剪纸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剪人物、剪风景、剪特色图案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品德,建立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意识和能力。
结束语
“授丹青先授德行,育桃李更育心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创新教学设计,实现德育的无痕渗透。把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深度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课程内容细化德育主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美术德育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实现德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超.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祖国,2017(2):251.
[2]曹越.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8(5):12.
[3]刘倩.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思考[J].新课程(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