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革作文评价方式研究实验
作 者:胡嘉玲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二中心苏山小学,广东 514300)
大
中
小
摘 要:统编教材针对第三阶段课程标准的内容,在习作方面提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加注重表达方法,强化表达效果,重视表达的丰富性。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实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应该体现: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和培养表达自信的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作文评价是老师与学生沟通次数较多、范围较大的一种文字交流方式,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习作时,一定要用心评价。
一、鼓励为主,呵护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动力源泉。现在学生普遍害怕写作,不知道写什么。教师想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就必须要树立起他们的写作自信心,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调动他们写作主动性。
一般而言,学生辛辛苦苦完成-篇习作,总有-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哪怕只有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多给正面评价,发挥出评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师的评语而收获成功情感体验。 其中一个学生《快乐的六一》的作文内容这样写道:“游园活动分布在校园四周,每一个游园场都排起了一条长龙。我来到我最喜欢的‘吹蜡烛’活动场地,排起了队。只见第一个小女孩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一吹,蜡烛没灭着,一旁的人笑着说:‘哎哟,这么笨,这么容易都吹不灭。’小女孩听了,脸红得像苹果,羞涩地逃走了。……排了许久,终于轮到我了,我慢慢地走了上去,心想如果我吹不灭的话,会遭到大家的嘲笑,如果灭了,还会有奖品。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我对她的评价是:“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别是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很成功。老师希望你:以后用你的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更美好的东西,把它写下来。”学生看到评语后更加欣喜若狂,逐个相告。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必然会被唤起,写作就成了一种乐趣,以此乐趣为导,学生就不再害怕写作文。
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作文时,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
教师要想借助评语来实现对学生作文的有效评价,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语模式,以此来保证所用的评语能够符合学生认知,并对他们产生激励效果。我对其中一个写作能力强的习作《快乐的六一》的评价是:“以设问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结尾紧扣文题,抒发了你快乐的心里。真实!如果以“乐”开篇,再以“乐”结尾就更好,这样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从文章中心、结构等方面评价来帮助他们在现有能力基础上有所提高。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在写评语时主要从基本能力方面评价。一次,我对其中一个学生的评价是“你的字迹工整,书写非常优美,但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让学生懂得要从书写、错别字、语句等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开发评价资源,促进学生进步
如今,倡导“以人为本”,作文评价更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因此,我做了以下尝试:应该调动同学、兄长、甚至父母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孩子的习作成长中来。同学间写评语,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后,有同学对别的同学评语是:“你的习作我很喜欢,但是你应该把你第一次偷偷改试卷后忐忑不安的心里写出来,把自己的真情自然的流露出来。”同学间互写评语就没有距离感,不会给彼此造成压力,他们乐于接受同学的评价,这样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父母写习作评语,如:有位家长为一篇《爸爸,我想对你说》的作文的评价是这样写的:“孩子,原来我对你关心不够,以后我一定多抽时间陪你,同时保证改掉坏脾气……”由此可见,父母写习作评语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也能够化解彼此的误解,加深亲情。多次对学生习作进行合作评价的实践证明,同学对互写评语挺感兴趣,他们都会认真给同学写评语,并会乐于接受别人的建议,然后再次习作,从而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水平。
四、商榷句式,批评启发
评语作为评价用语,如何把握批评用语的尺度,确保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又不会对学生造成打击,就显得格外重要。我认为,教师要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展开情感和思想交流,学生就较容易接受。例如有个学生在习作中写到:“花儿的香味从窗外流进了教室。”我的评价是:“改‘流’为‘飘’,你看是不是更准确些?”这评价用语一改传统的判断语句,代之以商榷性问句,亲切又平和,避免了权威的肯定或否定,把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评价是一门艺术,评语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教师想要让学生在评语的指导下提高写作水平,并实现对写作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就一定要加强对评语艺术的研究,通过准确的语言、温和的语气、恰当的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指导,让他们的写作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青.小学生作文书面评语内容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倪前刚.小学语文作文评语常见的不足与对策的探究性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