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谈运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 资源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意义

初谈运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 资源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意义

作 者:黄裕佳 (深圳市龙岗区吉祥小学,广东 518100)

 摘   要:运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可以辅助国家义务美术教材的空白,丰富自身教学水平和常规课题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搭建艺术与生活相交融的桥梁,抒发对生活热爱。培养教师的整合学科资源的能力,爱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关键词:深圳濒危动物保护资源;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运用地方生态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正是我国美术新课标的指导建议方向。这不仅可以在国家美术教材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广度,还可以更接地气地了解熟悉的城市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运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资源开发小学美术小本课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地方资源校本课程。之所以选择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作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主题,一方面考虑到艺术审美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纸上谈兵,应该走出教科书式的文献局限,为艺术创作和生活实际建立桥梁;另一方面考虑到深圳深圳日益繁荣的生活甚少关注到物种生存情况,与人类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引导小学生从小开始用艺术审美眼光认识熟悉环境,用学会的艺术技法表达它、影响它?这是运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意义所在。
一、开发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的校本课程,促进本土自然与美术教育的相互浸染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在目前绝大多地区美术课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国家义务美术教材,学生从教材中感知到的艺术世界是遥远的,无论是美术创作本身,还是对生活的感受或影响来说,往往反映出的是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断层。而国家鼓励开发地方性校本课程,从其实践意义上说就是为了搭建美术与生活相联系的平台,重视美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丰富深圳地方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初步系统地认识身边的濒危动物生存状况,认识身处的大自然环境,欣赏更接近学生本身的濒危动物造型色彩美感,以感受大自然生命之美好,树立良好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开发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传统美术课中普遍存在两类问题,一类问题是单一的美术技法学习造成学生课内汲取的知识面狭窄,还存在学科间知识断层的问题。过去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几乎在学科内部完成,如绘画、工艺和欣赏,这样划分过于局限学生在课堂学习内容,不便于辐射各领域知识。通过开发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整合国家义务美术教材内容,融合与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做到以美术知识为主,拓展延申多个学科知识,将多学科知识和艺术创作、鉴赏学习一同渗透到日常美术课学习中。不仅让学生了解深圳濒危动物、剖析其濒危原因,还从视觉上感受濒危动物的造型美、学会用各种美术创作技法表现这种美。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作美、传递美。在美术课堂中,既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掌握美术技能、提升审美,还可以拓展各学科的认识,将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社会责任感等意识内化于心,这也是美育功能的体现。另一类问题是学生的创作材料由于单一技法学习受到局限。美术校本教材内容中综合材料应用理论主要依托于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学段要求“低年级……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高年级……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画或者学会制作,而是手脑并用,综合各种技能发放表现作品。所以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校本课程在设置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基础上开展生本课堂学习。通过设置导学案,引导学生就本课内容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如自然科学知识(动物濒危原因,生活习性等图片视频),音乐文学(诗词,音乐等),美术(折纸,绘画,作品图片等);形成课前三分钟小组分享展示的资料,以达到学科知识拓展积累的目的,与目前提倡的学科融合是相适应的。而设定主题式学习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由教师教授基础创作技法,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尝试设计绘制多种材料结合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材料既可以是就地取材、也可以按类型提前准备;作品也呈现出多样性,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运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主题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对深圳本土濒危动物了解层度。各学龄段的美术学科学习特点,通过调查研究获取数据后,对学龄段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情况应该作为小学校本课程编写的依据之一。大量搜集、汇编相关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应先进行教研课教实践,及时总结,以获得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数据情况。
本主题立足于“生态”二字,也就是环境保护问题,主要体现在深圳濒危动物保护的话题上,因此自编的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应该针对学生年龄层特点,向其渗透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教材编写、教育教学内容,这对小学美术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应有具备较强的多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对国家美术教材有整合教学能力。搭建学科特色课程教学框架,并查找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编写符合学生年龄段身心发展的学习内容。运用知识量丰富且有趣的课前三分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美术创作中,及时关注深圳环境,掌握美术知识美化环境,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审美素养和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标准)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0-03-26)[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