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作 者:张旭辉
(哈尔滨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150040)
大
中
小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单位的迅速发展,财政部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关系到行政单位的管理工作和发展前景,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上的不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希望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是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其核心内容。财务部在最新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国家资产的安全保护,保障单位所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虽然都有在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但是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和改进。
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义
内部控制是1992年由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确保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内部可见,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企业决策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掌握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同样的道理。另外,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是通过国家拨款开展日常工作的。因此,做好财务会计内部工作,做好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及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避免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不足
(一)预算管理的精确度不够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受国家管控,属于非营利性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经济活动时,需要对活动的经费进行预算和评估。因此,为了活动开展的顺利,必须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预算标准不合理造成预算信息的不准确,和实际支出差异太大,影响了工作绩效。同时,因为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拨款经营,与金融财务是独立的两个部门,这使得财务预算和实际支出脱节,无法保证预算管理的精确度[2]。
(二)风险意识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风险,需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也一样。但是,有的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靠国家拨款经营,主要工作是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没有风险,不需要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实际上,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经济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资金的不必要浪费。这就是缺乏风险意识造成的。
(三)内部监督松懈
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弱化,管理松懈。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监督仅局限在文件工作上,并未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由于人手紧张,在财务监督岗位设置上不合理,不相容职位的人员没有做到合理分离,这使得财务的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行政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解决内部控制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它确保了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在控制之中,是单位财务系统稳定性的保障。它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有章可依。要求了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避免了工作不到位甚至是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财务预算的范围进行具体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扩大,既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也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顺利开展日常工作[3]。
(二)强化风险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提高风险评估能力。特别是当行政事业单位要开展大规模投资项目时,必须要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层层把关,严格审核,避免财务危机。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财务资金的优化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价值。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通过与会计继续教育相结合,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辨别力度。
(三)加强监督工作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内部管理中出现的财务问题并进行核查,是单位能够及时改进和完善,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顺利开展监督工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做好合理安排岗位设置,避免不相容的职位由一个人担当,要充分发挥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积极配合外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审计制度[4]。
(四)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也对财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只有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才能高效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单位要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来。同时,对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审查,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一支优秀的财务会计团队,有利于财务管理制度的指定以及对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这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增强风险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以及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来进行改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的探讨[J].内控与审计,2016(01).
[2]杨淑静.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规范(试行)》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7(08).
[3]李玉玲.初探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财经界,2017(77).
[4]石彩霞.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部控制,201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