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作 者:贺建伟 (郑州市第六十九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7)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背景的形成,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课堂中传授体育知识,更要调动学生的体育活动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当代初中学生的体质水平,让体育学习成为提升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体育,作为初中阶段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核心素养提高至关重要。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开发全新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是获取教育新思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活动;意识;课堂
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需要教师先明确核心素养的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发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容和方式,将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体育学科的教学特征,帮助学生健壮身体,完善心理,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一、激发兴趣,提高体育锻炼积极性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有了学习兴趣,便能在课堂中更快乐的学习,主动地参与,积极地获取。体育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完成身心锻炼且获得乐趣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每一位学生有不同的运动实力和身体状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才能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激趣作用,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技巧的应用,组织多样化的运动形式,鼓励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认可自己。像在讲解跳远这一运动项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有关于立定跳远的基本知识。在课堂中引入跳远的视频和比赛记录,通过自主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跳远运动的具体技巧。引导学生向运动员学习体育精神,在体育课堂中利用学校的体育器材积极尝试,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成为体育知识的自主获取者,还能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体育学习方式。先观察,后分析,总结出积极去应用,积极去验证。在同样学习内容的引导下,获得不同的体育运动见解,有助于课堂活力的增加。教师要改变个人体育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尝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在多种因素引导下,学生快速建立体育运动兴趣,其核心素养的提升速度也会加快。
二、充实过程,强化课堂体育学习行为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体育学习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积极接受体育训练,形成相对稳定且持续发展的体育能力,从而获得综合素质方面的整体提升。当代初中学生的体育水平有所差异,一些学生体质较强,体育能力相对较强。还有一些学生体质较弱,参与体育活动力不从心。更有学生体育学习性质强,愿意做积极尝试,还有学生难以形成体育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要求学生在其能力范围内完成对应体育任务,成为体育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强化学生的体育行为,才能让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得以提高。
像在引导学生做长跑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够完成的长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一起建立同样的学习目标,相互比拼,相互竞争,从而提高这一群体的整体长跑实力。也可以将学生按照差异化分组的原则,组成优势互补的小组。在小组内,由能力强、兴趣强的学生作为榜样,起带动作用。通过团队合作,减少组内差异做到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竞争,共同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强化,在于多尝试不同的长跑方式。让学生一边跑,一边体会气息调节的方式,一边体会适合自己的长跑策略,找到属于自己的提高方式。只有真正参与,才能提升能力。
三、明确目标,加强自主体育锻炼强度
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能够让体育课堂更有针对性。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培养其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立明确的体育目标,学生便能在实践中对比这一目标,评价个人体育学习过程,分析个人体育能力和体育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在运动过程中切实提高个人体育锻炼效率,优化体育学习效果。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全面体育观的形成。而自我评价,便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实践后的时间,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比学生更专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致的形成。
像在学习仰卧起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仰卧起坐的技巧,再通过短暂的自我实践,了解个人仰卧起坐的实力。对自己做出预估,让学生建立目标,像每分钟做20个、30个、35个、40个等。当学生建立这一目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自主尝试和自主练习。在规定时间后,教师要验收学生的练习成果。看哪些学生能够达到目标,哪些学生未达到,哪些学生大幅度高出个人目标。在验证结束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如果所设置的目标科学,要分享练习技巧,与大家共同进步,并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更高目标。如果所述目标不尽科学,要分析其原因,为之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像气息没有调整好,一开始太着急,越到后面越吃力等。这样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未来体育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只有自我评价才能端正目标,找到完成目标的正确方式和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教师要从当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出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增强个人意志,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展现体育风采。
参考文献
[1]杨浩贤,邱伟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初中体育课堂的启示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8):144-145. 
[2]章威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20,(33):268.
[3]张军.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0,(67):127-128.
[4]李加前.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初中生体育能力[J].考试周刊,2020,(5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