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幼儿园 游戏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

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幼儿园 游戏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

作 者:乐丹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第一幼儿园,浙江 杭州 311200)

 摘   要: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让游戏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教学创新追求。在过去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向幼儿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幼儿以模仿学习为主。在教学改革创新的今天,对幼儿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开发游戏式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关键词:幼儿;游戏;能力;培养;创新
前言
游戏活动的应用,能够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在具有集体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且集中时间较长。在游戏活动中带领幼儿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以游戏为平台渗透教学,有助于幼儿教学效率的快速提高。明确幼儿培养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游戏,培养语言能力
幼儿阶段,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利用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意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结合语言能力培养目标去设计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极表达,有助于小朋友说话信心的建立以及语言组织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段为其选择合理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调动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切实在情境中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积极加强训练。
读故事,听故事,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小朋友熟悉的故事内容,促进幼儿参加。教师可以选择《小猴子请客》这一故事,让幼儿先听教师讲故事,看着图片了解图片中涉及到的角色和情景。再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通过扮演的方式站在小动物的角度上表达与交流。每一次扮演活动,教师都要提出一点要求,像在以《小猴子请客》这个故事为基准的角色扮演中,教师要提出“礼貌待人”这一要求。无论幼儿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完成故事中的情节和活动,都要做到礼貌待人。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小朋友能够将礼貌用语操练起来,并形成礼貌待人的意识和习惯,在之后的幼儿园活动内及个人生活中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利用游戏,提升体质水平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当代幼儿的体质水平,是创新为教育的关键。在阳光体育运动全国范围内开展之后,当代学生的体质水平明显提高。但大数据显示,体质水平仍然逐渐下降。做好体质锻炼,引导幼儿在关键成长时期建立锻炼意识,喜欢上运动,爱上运动,才能将体质锻炼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于攀、爬、走、跑、跳的活动,通过基本动作的训练,让幼儿以体能锻炼的方式参与到集体游戏活动中,提高个人体质水平。结合幼儿的身体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体质训练内容,在游戏中加强肢体活动力度。通过潜移默化的运动小模块设置,让幼儿对个人体质有所关注。游戏的选择,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在目标的引导下,设置运动环节,不仅能够让内容丰富起来,还能切实提高幼儿的体质水平。如果幼儿的运动兴趣得以激发,他们会将运动习惯坚持下来。
像在幼儿园生活娱乐时间,教师经常带领幼儿做滑滑梯游戏。有娱乐设施的帮助,很多幼儿具有较强的游戏热情。但在夏天,这样特殊的季节,小朋友会因为着装较少而对个人皮肤造成伤害。结合这样的现实情况,教师可以将滑梯游戏转变成为跑步版滑梯游戏,利用小拱桥式的体育设施,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次序跑过拱桥,这是游戏活动的基本方式。为了增加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人数均等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跑过拱桥,通过计时的方式评出用时最短的小组。借助竞争因素,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帮助幼儿在走跑过程中提高个人体质。
三、利用游戏,丰富生活知识
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便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做游戏活动的开发工作。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水平,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全面了解当代幼儿生活的细节,通过游戏成分的改变,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形成生活认知,获取生活技能的重要平台。在主体化的游戏活动参与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感性化的生活经验和抽象化的生活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内容选择者与课程设计者的作用,将游戏内容和方式与幼儿的个人生活对接起来。
从生活安全与安全教育这一角度来讲,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做游戏设置。通过游戏化处理和角色呈现,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遭遇不同情况扮演不同角色。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十字路口的场景,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像行人、司机、交通警察,让幼儿自主制造各种情节,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传递交通安全技能。
四、利用游戏,激发学习欲望
在幼儿阶段,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其未来参与学习活动有积极作用。教师要通过氛围轻松的游戏活动设置,让幼儿产生诸多事物的探究欲望。
比如,幼儿经常会用粘土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幼儿教师也会积极组织粘土手工制作比赛,让小朋友动起手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幼儿的粘土游戏设置主题。比如,开展一期以小动物为主的粘土模型制作活动。教师要让幼儿在制作粘土小动物前,从诸多小动物中选择自己最了解且最喜欢的小动物。根据自己对他们的形态特点认知,制作对应模型。在模型制作之后,教师可以做粘土小动物展览,将大家所做的小动物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辨别,说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在辨别过程中,辨别错误会产生认知冲突,这时小朋友会十分好奇动物模型究竟是什么。这时,让制作者来介绍他所了解的有关于该动物的知识,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还让学生具有探究之心和成就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利用游戏活动组织幼儿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幼儿成长需求,根据每一个年龄段幼儿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发展水平,加强游戏形式创新和内容丰富。只有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当代幼儿的心智得以充分开发,找到学习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根本动力,促进其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 罗家佳.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作用及途径探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9):237.
[2]毕亚丽.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作用及途径研究[J].读与写,2020,17(26):266.
[3] 时萍.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方式[J].读与写,2020,17(26):267.
[4] 高园园.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