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 者:秦泗韶
(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山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100)
大
中
小
摘 要:新的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契合新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当下主流的教育思潮。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更加高效率地学习数学知识。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学的能力,而且学生想要更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有着创新型的数学思维模式。以此笔者认为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即是最终要也是首要面对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当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利用情景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等等方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喜欢探究数学问题,体会数学逻辑推理和计算中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木工师傅常用的测量计算方法,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目测,用尺子在白纸上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选取一条线上3厘米的点以及另外一条线上4厘米的点,连接两点得到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检测这个凭借目测画出的直角是不是足够标准。这样的情景教学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应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之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不仅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还要求学生有更好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书本、辅导书甚至是网络信息资源,自己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感兴趣的数学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水平之上的,而且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和理解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重视起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中的数学概念,并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主探索和解决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了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就可以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留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做好过程管理工作,及时指导学生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借由自主学习开小差,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三、引导学生独立解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分析数学问题,这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机会。提出问题只需要将数学问题展示给学生,而分析问题则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采用数学思维和思想来审视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能够自由活动、独立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和讨论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内容分析数学问题,并通过创新思考和大胆猜想深入剖析数学问题,从而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内涵。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勾股定理检测直角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通过目测画出的直角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是也会出现钝角和锐角之分,具体表现在测量的数据上就是选取的两个点之间线段的长短不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根据斜边的长度判断所画的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学生们在探索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仅能够加深对于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除了探索这一问题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进一步加深对于勾股定理的研究和探索,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勾股定理理论值之间的差值,寻找偏差的角度,不一定非要算出具体的角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探索在三角形当中,角度大小和对边长短的关系。
四、通过案例分析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无论是在历年的中考当中还是在各类课外辅导书当中,不乏一些思维方式十分新颖的高质量题目。这些题目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概念的体现,更是一种数学思维的精华,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经典题型进行专项训练,从题型的特征开始讲起,从读题到寻找解题突破口,再到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着重强调题型对于数学概念的经典运用。从上述过程之中,教师不仅通过具体的思维过程展示,训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这其中体现出来的新颖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又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添砖加瓦”,跟着经典题型的思路,完成了一次“模仿的创新”让学生们体悟创新思维应用的过程,抓住创新思维“启动”的关键点。例如几何知识学习中利用辅助线进行解题的经典题型。教师可以利用专项训练的形式,让学生们重复解答类似的题目,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们的理解程度。在不断地练习过程当中,学生就会逐渐感受到辅助线解题模式的奥妙,学会其他观察数学知识的角度,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广度,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地习题练习中得到磨练和提升。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当下的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这更是一种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发展,甚至是顺利走向社会,走到工作岗位中的重要能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成果和成绩的提升,更要关注学生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做好长期的教学规划,从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起,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自制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更高效地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质的飞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