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高中生物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作 者:张 晶 (广东省惠东县惠东荣超中学 516300)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施行,高考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今我国在生物研究领域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需要更多生物研究型人才。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我个人认为高中生物教育需要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高中生物在自主探究能力培养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大部分比较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解题,往往通过机械的刷题来提高学生的试卷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在理解生物学知识和解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引导,遇到难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第三,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熟悉度不够高,对生物实验的过程和意义的掌握不够全面,缺乏生物研究的观念和格局,学习的功利性较强。针对以上问题,我个人认为教师应该改善课堂组织形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学探究,从自主探究中使学生巩固生物基本常识,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加深对生物现象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往往凭借一己之力来讲授理论,归纳重点,这种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从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以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集合智慧研讨出属于自己的思考成果并进行展示。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从旁辅助并进行纠正和点评,让学生能够适应自主学习的模式。
例如,我个人在讲解《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由于这个板块的内容比较具有体系化特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低,可供学生查阅和参考的资料也比较丰富,因此我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主要研究内容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类型、存在形式、特点和功能。首先我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了一个话题导入。我询问同学们: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同学们根据书本上的介绍和自己的基础生物常识可以知道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通常是以离子态或者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机盐一般以离子态存在,有机物一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接下来我们以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为例,来探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些种类,研究它们的存在形式、占比和功能有哪些。接下来我要求同学们阅读书本上的内容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学生归纳出水、无机盐、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要针对水、无机盐、糖类和脂类、蛋白质这五种化合物进行研究,分成五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不仅需要研究存在形式、占比和功能,还需要对一些特殊的生物体实例进行收集。我鼓励学生用趣味性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图表、视频等方式来讲解。在课堂上学生对自己收集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和展示,围绕“水”拓展了不同生物体内水含量的不同,给全班同学做了一次生物知识科普。
二、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是获取生物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生物研究的基本途径。生物实验是在产生生物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收集实验样本,通过不同的对照组之间的实验对比研究不同条件下的生物现象和反应。生物研究是一个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实验的步骤,体会生物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需要向学生传达生物科学精神和理念,树立学生更高的学习格局,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个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能力。从实验规划开始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这一实验课题当中,我组织学生从实验规划开始,学习如何进行实验样本的选择,如何进行分工和规划,如何实际操作以及需要记录的内容等。例如在选择实验样本时,我询问学生:大家认为这次的实验选择什么样的植物组织比较好呢?有的学生回答韭菜有的学生回答苹果、梨。我告诉学生在还原糖的实验当中,选择实验样本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其实暗藏玄机。如果选择双子叶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葡萄糖会转化成淀粉储藏在叶子里,而单子叶植物中韭菜等由于叶绿素的颜色比较深,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导致实验的现象观察不清。因此我们最好选择苹果和梨这类无色或白色的材料来进行实验观察。接下来学生对实验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本次实验。
三、调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
生物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我们的人体构造、饮食到身体的调理等,无不蕴含着生物学的知识在其中。因此生物学现象也隐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去观察和体会。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着手来拓展自己的生物常识,将生物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科敏锐度的方法之一。
例如,我要求同学们回家以后观察自己家族的人单眼皮和双眼皮的状况并进行记录,观察近视、脱发的人和他们的父母近视和脱发的关联性。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生物的体现。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父母是双眼皮的孩子大部分也是双眼皮,而父母都是近视眼的孩子的近视几率也比较大。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这些现象的背后原因,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一些特例。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了解了关于基因和遗传的规律,也对理论知识有了生动化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对生活中的生物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结语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高中生物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一点思考,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和实验研究以及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2期.赵中林.
[2]诺贝尔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35期.张继太.祝雪.张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