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分析

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分析

作 者:郭超琪 (台州市温岭市松门镇中心小学,浙江 317500)

 摘   要: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互联网渗透进千家万户,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时代丰富了小学和高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开阔着他们的眼界,但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还未定型,各种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塑造。这一点在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属于极为严重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先从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几项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网络时代信息的浪潮冲击着小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和道德观念,作为人生中思想观念定型的最重要时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小学生又对是非观念缺乏自主判断力,那么他们在利用网络学习的时候,就会被某些不良信息蒙蔽双眼,做出错误的抉择,从而培养出不正确的价值观。而这同样给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正确看待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既给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项工作增添了难度。大数据调查下发现,目前我们国家开设的小学中,仍存在着一些思维僵化的班主任,他们不能辩证客观地看待网络信息技术,在他们眼里网络信息就是洪水猛兽,对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摧残,只想着隔绝学生和网络进行隔绝,看不到网络的便利性[1]。因此这些班主任通过强制说教的方式让自己的学生远离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工作管理。不懂得更新自己的时代观念,妄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行加在学生的身上。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和老师心中产生隔阂,师生代沟越来越深,最后无法平等交流。极大阻碍了德育工作的进行。和这些思维僵化的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形成对立的是另一种德育工作理念,那就是不管不问,让小学生在没有做好防备的情况下就高强度利用网络资源,就算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与此同时那些有害的网络资源也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比如某些不法分子借着小学生容易受骗的特点进行网络诈骗,造成极为严重的金融损失,更有甚者会危及生命安全。
图1 不法分子对小学生实行网络诈骗
(二)网络管理制度仍未完善
在现阶段,文化部已经出台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该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但网络时代信息无孔不入,某些“黑网吧”,互联网病毒,不良游戏和限制影片还是会进入小学生的视野,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法律意识和自主判断能力,很快就会被这些不良信息蛊惑,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2]。因此网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难度大大增加。从而带来严峻的后果。
(三)不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的进行既有老师的参与,还要看家庭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许多家长看重的只是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德智体美劳只看到了“智”,没有对学生进行家庭式管教,忽视品性修养的重要性。有些家长甚至觉得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是多此一举,这就对小学班主任的品德教育工作顺利展开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不仅是家长不重视,就连一些小学班主任本身对德行教育就持有下意识忽略的心态,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单方面认为只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小学生就是完成德育工作的体现。但德育的初衷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使师生间彼此交流更加顺畅[3]。但现阶段看来,我国大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概念,这对于网络时代下小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升是相当不利的。
(四)进行德育工作的手段过于单一
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为数众多的小学班主任,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小学班主任采用着错误的德育工作手段,只是强制性的利用说教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小学生玩耍兴致高,同时带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单一枯燥的说教工作很难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激起逆反心理。这种说教的德育手段受限于形式的单一性,而往往会引起小学生的厌恶,降低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及时更新德育管理观念
作为负责整个小学班级的管理人员,班主任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既要完成相应科目的教学工作,还要负责维护班级秩序和家长的沟通交流。这会大大减少进行德育工作的时间,因此要想高效率完成德育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紧跟时代浪潮,及时更新德育管理观念,从一味说教的管理模式脱离开来,正确认识到网络信息带来的利弊,既不能将网络和学生完全割裂,也不能不做思想教育就盲目投身于信息的海洋。要辩证看待信息技术的两面性,这样才能做到对网络信息的充分利用,才能更顺利地将德育工作进行下去。
(二)帮助学生筛查网络信息
虽然网络制度并不完善,有害信息仍然充斥在各个角落,但班主任能做的是帮助自己的学生远离垃圾信息。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锻炼他们分辨是非的自主判断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并结合德育管理工作的进行,小学班主任首先自己要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4]。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管理时要协助学生完成网络信息的筛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学生被有害网络信息影响,从而在优质网络信息的正确引导下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导向以及道德理念。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将现实和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让学生多看一些关于网络犯罪的法制节目或者是专栏。将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三)丰富健全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小学班主任应该在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上推陈出新,增添新颖的德育工作内容,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比如提醒小学生注重个人信息隐私,非学校要求尽量不要泄露自己的姓名,照片和家庭住址,做到防患于未然的程度。除此之外,科学上网也是小学生要掌握的必备技能[5]。要求小学生在完全了解网络使用规范的前提下,注意自己在网上发布的言论是否合法,哪些内容违规不能发布,哪些又是可以发布的,这些都是要教小学生科学上网的教学内容。
(四)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体系
一套完备而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能大大减少小学生被不良信息侵害的风险,也能够对小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行为作出一定约束,从而创建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主判断能力,最终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想做到这一切离不开政府部门对网络规章制度的完善,为小学生乃至国民的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丰富德育模式
避开单一的说教德育工作模式,班主任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完成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比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焦点话题和热点事件来展开讨论,倾听学生意见并进行分析,最重要的是在其中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6]。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如《少年雷锋》、《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等视频,通过影像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让影片人物的光辉事迹作为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成千上万的网络信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我国大部分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良信息的有害性也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班主任要紧跟时代浪潮,及时更新德育理念,通过多种方式来给学生进行德育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被不良信息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成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高新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籍晓玲.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6,12(6):93-94.
[2]施元平.论网络时代职专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5):189-190.
[3] 纪俊玲.分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117.
[4] 商凤侠.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44.
[5] 薛秋丽,孙学刚.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J].学周刊,2016(35):68-69.
[6] 项沁.信息时代下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德育研究2019(3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