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快乐读书吧:指引学生课外阅读之旅

快乐读书吧:指引学生课外阅读之旅

作 者:孙 玲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第四小学,安徽 马鞍山 238200)

 摘   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要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就要为学生打造快乐阅读的环境,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产生阅读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这种积极的阅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快乐读书;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前言
要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就要坚持快乐读书的理念,快乐读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快乐的阅读,同时从阅读中收获快乐。要真正践行快乐阅读,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进行阅读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肯定学生的各种阅读感悟和阅读创造。要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阅读,教师首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有效放松身心,在更加快乐的状态下展开阅读,还要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维持学生对阅读的新鲜感与热情,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给予学生科学的阅读指导,最后,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笔记习惯,让学生真正将阅读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针对小学教师如何在快乐读书理念下,有效指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要真正做到快乐读书,教师在指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只有在自己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要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就要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只有处于良好的读书氛围中,才来能自发主动展开自主阅读,进而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因此,平时就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充满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中,自然而然的展开阅读,并真正感受的阅读的快乐。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师设立图书角,邀请学生都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互相传阅,互相分享,然后教师每周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为大家开设读书阅览活动,地点可以是学校操场也可以是学校图书馆,最后,教师还应当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让学生家长在家里给学生设置阅读区,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亲子共读。通过这种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课外读物,家校联合共育的形式,能够全方位的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快速养成。
二、丰富课外阅读形式
要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拓宽阅读的路径,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形式来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平台,学生通过在平台对自己阅读成果的展示,能够更加实际的感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价值,同时也能在新颖有趣的读书活动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学生们一起在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读书体会,通过交流来促进学生更加快乐的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安排阅读情景剧表演的活动,在引导学生阅读完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后,鼓励学生模仿书中的角色与剧情,在教师进行情景剧表演,将书中的经典台词都生动的演绎出来,还可以定期组织主题阅读,每次选定一个主题,可以是抒情散文、趣味童话、优美古诗文,在特定的主题活动中,请学生就自己阅读的相关读物来分享书中的内容、自己的阅读体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氛围中更好的吸收书中的知识,真正实现快乐读书。
三、科学有效阅读指导
小学生年龄较小,阅读的技巧和经验都较为缺乏,在儿童真正实现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熟练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为了确保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平时开展语文教学时,就要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来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通过有效提问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课文,通过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思考,培养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分析能力,最后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将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技巧运用课外阅读中去,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技巧,就能更好的体会阅读的快乐。以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荷花》为例,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请学生自主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学生初读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后,请学生思考,课文围绕荷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学生在相关句子边做出标注。通过这种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来传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学生在之后进行课外阅读时就能准确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抓取,提升阅读效率,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四、培养阅读笔记习惯
要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仅仅依靠单纯的读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就需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学生只有在阅读时迅速找寻到准确信息,才能更加集中精力进行阅读,并通过积极阅读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梳理,教师在平时开展课外阅读时,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对好词好句进行摘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各个段落大意,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总结概括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语言艺术等进行评价,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增强学生的文学积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结语
小学时期的阅读习惯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要在学生阅读启蒙时期,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通过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形式,为学生打造快乐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自觉主动的对课外知识展开探索,在阅读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健.另辟蹊径,快乐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1):56.
[2]黄琼."越"读越快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之我见[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139.
[3]郑三雄.在"快乐阅读吧"中实践悦读[J].语文课内外,2020,(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