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有效提问,成就精彩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有效提问,成就精彩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作 者:雅 娟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宁夏 银川 750000)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型化教育理念也在逐渐深入和普及,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就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在此,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还要注意到如何能够加强学生和课堂的粘合度,通过提问能够有效吸引、启发、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而达到课堂的教学目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提问
前言
日本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评论教师的提问对学生非常重要,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但是在很多课堂中,很多教师仍旧对“提问”的环节不够重视,仍旧是反复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需要重视有效提问环节,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包括课前、课后的提问以及让学生针对提问进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等,充分发挥互动的作用和意义。在此,也就要求数学教师能够主动优化提问环节,提升提问的有效性。本文就围绕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提问开展师生互动展开讨论,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的思考。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活动
作为数学教师,还要认识到这一学科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有点抽象,尤其是升入初中之后的数学与小学阶段的数学相比,是提升了一个台阶。教师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互动,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作为整个教学环节的主导,需要引导学生,在交流、尤其是提问的环节中,要以亲和、和蔼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以此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答案。
比如,在进行“随机调查”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去进行一个设计,想要了解学生喜欢哪种运动项目,应该怎样开展调查?在这一任务的布置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动性,进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把握有效的提问方法,促进学生回应
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效率,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提问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回应。在此,教师就要注意到“怎么问”“何时问”等问题,只有采取了良好的方法、在恰当的时机提问,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提问的时机也会比较多,如在导入环节中、发现学生兴趣点时、新旧知识交叉出现时、重点内容出现时等。
我们以导入环节中师生互动的提问环节为例。在导入中进行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师想要学生先了解的本节课重点内容。比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学习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提问,看学生是否了解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学生会进行思考,然后认真思索其中的异同,进而再导入新课内容,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搜索丰富的提问资源,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还要了解,要做到丰富的互动,就需要跟学生进行交流,如果只对学生进行千篇一律的提问,也会让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要积极地搜集丰富的提问资源,甚至可以让学生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让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甚至可能比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还更能刺激他们的思路。在此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去激发和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构建学生内心的数学思维模式。
比如,在进行“有理数及其运算”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就其中的内容进行互动,让学生先自学,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充分了解“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可以怎么用”等问题,然后在讲课前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围绕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再次思考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又通过小组合作思考的形式解决,便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
四、做到问题的疏密有度,了解掌握情况
教师应该了解的是,做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实际上就是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形式便能够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就需要对“问什么”“怎么问”等进行思考,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明白虽然“提问问题”是很好地了解学生情况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课堂中问的太多,也会让学生思考和解决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的回答显而易见是缺失了思考的过程的。而如果问的太少,又确实会降低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仿佛教师自己在唱“独角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降低,而且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水平。数学教师就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时间合适、疏密有度的提问,进而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达到问题疏密有度的提问,可以设计下面的问题:一是如果你手上有一张折纸,是否可以在对折之后的纸上剪出一个带着折痕的三角形?二是如果你剪成功了,那么请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三是三角形上的那些边是相等的?还有哪些角也是相等的呢?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被教师引导着一步步走向正确的原理理论,最终理解了图形世界里获得图形的方法非常丰富,而且通过本次动手实践,就成功获得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在实践和互动中也获得了相应的三角形原理知识。
结语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课堂是互动的课堂,如果教师们按照过去的教学模式,仍是一味地“满堂灌”,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提问,通过提问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吸引学生进入到整个教学的环节,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越来越感兴趣,最终掌握相应的知识,并且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登元.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62):71-72.
[2]王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2):133-134.
[3]隋小雨.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0):61.
[4]叶金坤.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