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探究
作 者:张一栋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山东 高密 2615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人类都进入了信息时代,要有效融入信息社会,就必须拥有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已不适应新时代的信息技术要求和发展,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现状;改革;研究
前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于这个时代的青少年背负着复兴祖国大业的伟大使命,要确保我国经济事业保持高速发展,青少年在校期间就要顺利掌握各种有效的学习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祖国的发展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实操训练,动手能力不足。要改善这些教学问题,学校和教师就要及时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积极转变教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上机操作机会,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有效改革,我们进行以下研究。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最为突出问题的在于,教师教学思维固化,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升,许多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资历较深的年长教师,这些教师自身对于新的信息技术了解不够,教学沿用多年的老方式,学生对于教师讲述的知识感到陌生,无法产生认同感,对于学习也就无法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善于与学生展开积极的教学互动,信息技术教材中多为理论性知识,抽象枯燥,单纯的依靠教师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学生无法对这些知识产生具体形象的理解,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不能保持精神的持续高度集中,也无法跟随教师的思路对知识展开充分思考,在教师讲解完后,学生几乎将课堂知识忘光,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后学生也不会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积极回顾,信息技术教学最终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体现出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实操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生活和学习中,信息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就是需要掌握如何有效使用这门工具,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开展上机操作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通过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就无法更加具体的理解知识,也无法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需要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如果缺少了实际操作这一环,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次,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将知识遗忘,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利用,在生活中遇到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的问题,也会因为在学习时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维,打造趣味教学课堂
要对高中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改革,教师首先要技术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联系最新的社会时事对知识进行发散讲解,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保证教学知识与现实发展的同步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熟悉,进而对知识进行更加具体的思考和理解,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对知识的学习也就更加充满兴趣,通过打造趣味性的教学课堂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促使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教学互动。例如,在学习《信息安全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明白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个动画作品——《病毒风波》,观看过程中,请学生注意动画里的日期,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画里的电脑改了时间之后还是会中毒。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继续询问,电脑中毒后造成了什么后果?接着教师总结到,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顺利引入教学内容。这种利用动画来展开教学的形式,极大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增加实操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要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教师就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信息技术的教学包含了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够更加透彻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又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明确后续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的目标,通过理论来指导学生实践,又通过实践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实际操作训练与理论知识教学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例如,在学习《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时,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以《喜迎元旦》为主题,自己搜集相关图片、文本及动画素材,并对自己的素材进行简单的合成与加工。要求以幻灯片为背景,至少插入一张图片,图片设置进入的动画效果,插入文本信息,并设置强调的动画效果,之后教师请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动画制作。通过学生自主上机实验,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确保学生掌握实用的信息技术能力。
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我们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科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在对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中,充分掌握各项使用的信息技术,确保学生所学到的信息技能能够在未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杨清平.课改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对策探究[J].数码世界,2020,(6):144.
[2]韦丽娟.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2020,(24):86.
[3]钟岩.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J].科学咨询,2020,(15):3-4.
[4]雷金霞.试论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路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