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时期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思考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思考与创新实践

作 者:梁永伙 (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三墩小学 524444)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学生的素质提升和性格塑造。在农村小学,由于环境及资源投入等方面因素制约,德育教育的难度大、成效差。笔者作为农村小学校长,从基层教育管理者的视角指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在长期的思考总结和探索中,形成了一些解决思路并分享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农村;德育;创新;实践
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在农村小学,由于环境、资源和投入等方面的限制,德育教育要抓出成效难度很大。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立足现状、着眼长远,把德育教育方针政策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同时,应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多措并举、因地制宜,丰富教育实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问题现状
一是家庭教育薄弱甚至缺失。很多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祖父母只能勉强解决孩子的基本生活问题,在德育家庭教育环节几乎是空白。即便是父母在身边,由于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德育教育意识欠缺,也影响教育效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环境,必然会导致德育教育的“先天不足”。
二是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农村学生周边的环境条件相对城市更差一些。小学生处于心智发育阶段,分辨是非能力还不够,更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消极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容易给小学生行为举止和价值取向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重应试教育、轻德育教育,考核评价以成绩为主,德育教育作为其次的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这个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就是资金经费投入不足、教师资源欠缺等不利因素也影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四是教育手段单一落后。受应试教育传统理念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落后,往往是习惯采用填灌式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理论传授,缺少实践引导,导致德育教育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此外,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和现实案例,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    
二、解决思路
(一)注重德育工作制度建设,把德育与文化教育一同纳入学校的考核评价。作为农村小学的校长,要切实把德育教育的职责切实扛起来,注重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引起老师、学生乃至家长的重视。要注重制度的建设,明确德育教育工作职责,制定具体的措施并落地、落实,使得德育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二)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寓教于乐。为了使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更加富有成效,应改变以往照本宣科、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特别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培养学生的优良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增强品德意志,从而培养品德践行能力。
(三)注重从日常规范入手,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教起。德育教育从大处着眼,但是更应该从小处入手。要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管理。特别是在尊敬师长、关心班级、遵守纪律和公共秩序、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乐意帮助他人等方面抓起,使学生人人参与、抓好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而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同时,注重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三、创新实践与探索
笔者在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探索,进行了一些创新实践,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力求使德育教育能给学生成长带来有益的启发。
首先是打造优质的思想品德课。将讲好思想品德课纳入德育工作年度计划,每个年级均安排专门的德育老师,采用图文并茂、情景表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农村学校很难有条件购置多媒体设备,但是我们可以自行设计剧本,让学生作为“小演员”参加情景表演。学生的深度参与,教育意义更加深刻,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
其次是善于利用好“四会”,即是班会、校会、周会、晨会。安排国旗下讲话,每周让同学代表讲近期社会上的先进人物故事,树立起榜样的力量;让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行为规范等。通过不断宣讲、反复熏陶,以正能量引导学生自觉塑造良好的道德习惯。
此外是丰富课外校外活动。定期开展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采用收听广播、聘请校外专业机构和人员开专题讲座等形式,丰富课外活动。在校外活动方面,注重家庭和学校的联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集中请家长到校或者开展家访,反馈学生德育成长情况,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最后是建立全面体系的评价引导机制。包括定期评选德育模范、三好学生、先进班集体等总结性评比及卫生、纪律、学习、时间方面的单项评比,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对于德育方面做得不够的集体或者个人,及时通过评价谈话,指出其不足之处,帮助改进。通过体系化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取得进步。
四、总结
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性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的农村小学要深入剖析影响德育教育成效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日常管理中付诸实践,才能让德育教育在农村小学真正出实效。
 
参考文献
[1]梁海滔.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77期.
[2]吴慧.论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07期.
[3]陈秋明.核心素养下乡村小学德育实践探索,《教学研究与管理》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