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探讨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探讨

作 者:高莹莹 周泉城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淄博 255049)

 课题来源: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项目(117009);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团队(4053-218049;4053-219076)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对农村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开始阶段,对农村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如何解决好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促进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成为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向大家强调了师资供给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传递了一些有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实施策略
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资供给侧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农村师资供给侧的矛盾不仅仅会影响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导致教育需求不断减少。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们要积极地去探讨和解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以自身的力量去推动师资供给侧改革。近些年来,国家虽然也关注到了师资供给侧问题,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就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来看,整个局势还是比较严峻的。此外,学界对这个方面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基于当前的现状,笔者就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的问题
首先,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总量严重紧缺。仅根据2011的数据可知,农村学前教育师生比例就已经达到的1:31。第二,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质量不尽人意。这不仅仅指农村学前教师的学历比较低,而且还包括说农村学前教师的整个素质较低。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可知,专科学历和高中学历占农村学前教育学历比例的绝大部分。此外,其中还有很多学前教师都没有接受到过专业的培训。第三,农村学前教师的性别比例极不平衡。女性教师的比例远远超过男性教师的比例。
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农村幼师的待遇
想要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首先就要提升农村幼师的待遇。因为学前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它不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律和走向发展。所以一方面,应该制定农村幼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保证其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最低工资标准,使从事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们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从而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因此,只有政府履行好自己的职能,积极发挥自身的计划调节作用,农村学前教育才更有可能得到最合理的发展。除了制定出合理的工资标准,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努力完善有关当地学前教育劳动力的价格机制,不仅仅要极力缩小城乡学前教师的工资差距,而且还应该努力缩小学前教师和处在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的工资差距。只有将农村学前教师的工资待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才能够增加整个农村学前教育行业的吸引力。
(二)针对性地培养农村学前教师
想要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其次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些农村学前教师。首先,定向招收一些农村生源并对其提供专门的培养计划。原因如下:第一,农村生源对农村的环境,比如交通、生活条件等等能够更快的适应;第二,大多数农村生源都有比较浓厚的乡土情结,对于在农村工作会付出更大的热情和精力。通过定向培养这样的方式,不仅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其次,有针对性地设置和优化相关课程。设置的课程不仅仅只包括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包含更多有关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内容。
(三)完善师资供需信息渠道
想要增加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还应该积极完善师资供需信息渠道。由于农村的信息传播方式有限,所以间接导致了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而自然也就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供给。针对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要积极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供给信息的传播。当然,想要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政府和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信息网络平台,还可以通过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号等等发布师资供需信息。
(四)鼓励男生从事幼师职业
从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性别比例来看,当前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衡问题。对此,要鼓励男生从事幼师职业。首先,可以对其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降分录取、发放奖学金等等。其次,还要强化社会媒体和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多多宣传一些男幼师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群众公平看待男幼师这一职业。
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问题依旧比较严峻。因此,政府方面,要制定相关方面的科学政策,积极地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改革,与教育工作者们团结协作,共同优化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供给侧结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之路固然是比较艰辛的,但是这其中却也少不了因为收获到的良好成效而感受到的快乐,为了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应该在这条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尝试、勇往直前,从而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钰燕,迟明阳.学前教育地方立法:成就、缺憾与展望 ——基于九部地方学前教育条例文本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0,(4):171-176. DOI:10.3969/j.issn.1004-6917.2020.04.029.
[2]罗丽香,高志宏.学前教育的公益回归与立法保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6):19-25. DOI:10.19503/j.cnki.1671-6124.2019.06.003.
[3]朱文,贾轲轲,茅锐.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区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昆明市C区的追踪调查为个案[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21-126.
[4]惠雪莉,阳德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的现状、挑战及建议[J].教师教育学报,2018,5(1):82-89. DOI:10.13718/j.cnki.jsjy.2018.01.011.
作者简介
高莹莹(1987-),女,广东省深圳市,硕士生,农业管理。
通讯作者:周泉城(1977-),男,山东省淄博市,博士,副教授,功能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