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问题分析
作 者:董 森
(峄城区城乡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山东 枣庄 277300)
大
中
小
摘 要: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源多而分散,且成分复杂,若不对其进行处理则会影响人体健康,且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综合论述了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生活垃圾最大资源化。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问题;分析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一)堆肥处理
垃圾堆肥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分解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使其转化为腐殖质,腐殖质可作为一种肥料作用于土壤中,从而改善土壤。堆肥技术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大类,好氧堆肥是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降解垃圾中的有机物,使有机物酸化,最终产生CO2和H2O;厌氧堆肥过程是有机物通过微生物氧化分解,最终生成甲烷气体。
堆肥技术简单易行,需投入的经济费用较低,且生活垃圾经堆肥后,转化为可利用的腐殖质,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中所包含的有机物质含量在60%以上,这些物质均可作为堆肥物料。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生活垃圾目前尚未从源头上实施垃圾分类,使得堆肥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活垃圾中通常含有许多无法被微生物氧化降解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塑料、玻璃、石块、金属等,这些物质若作为堆肥物料用于土壤,会给土壤带来板结等问题,从而给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垃圾堆肥处理周期较长,若敞开式处理,会给周围人群带来较差的卫生条件。
(二)焚烧技术
垃圾焚烧技术是将所收集的具有一定热值的生活垃圾放于焚烧炉中燃烧,最终将垃圾转化为残渣和气体,同时释放出热量。其中残渣剩余量较少,可进行填埋或其他处理;烟气经净化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热量则可进行回收用于供热或发电。焚烧处理技术的优点包括处理规模大、体积压缩比高、热能回收利用率高等。因此,垃圾焚烧技术是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和资源有效利用的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该技术在实际操作运用中会受到一些限制:
1)垃圾焚烧技术所需求的垃圾必须有较低的含水率和较多的可燃成分,焚烧需要达到一定的热值。
2)当垃圾不能充分燃烧时,在燃烧的整个过程中则会产生苯、二恶英等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通过防渗、铺平、压实、覆土等诸多措施,将所收集的生活垃圾埋入地面以下,这些废物经较长时间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最终使生活垃圾达到稳定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完成气体收集、渗滤液处理、除臭净化等工艺,最终对垃圾填埋场实行封场覆盖,将生活垃圾长期放置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水平,从而使生活垃圾得到最大程度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处理成本较低、管理方便,是目前我国处理生活垃圾最为主要的方法。但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垃圾填埋场必须保证具有一定的垃圾填埋容量,且填埋周期长,因此所需的土地面积较大;另外,长时间的垃圾填埋过程会产生甲烷等气体,若其浓度太大,易发生爆炸;垃圾填埋场要考虑避免渗滤液下渗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四)垃圾热解碳化技术
热解碳化技术是生活垃圾热处置技术中的一种,生活垃圾在热解器内受热分解,达到去除塑料等垃圾中的成分,并使生活垃圾碳化。生物质通过碳化,能够作为固碳肥作用于土壤,大幅度提高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促进土壤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对修复土壤污染起到一定的作用。热解过程能够使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溶入灰渣,减少了固体废物排放量,且与焚烧过程相比,极大地减少了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热解碳化技术能够同时处理有机垃圾、废旧塑料、橡胶、纸张等废品,可以大大减少前期的收集、运输和后期的处理费用,被认为现阶段较为合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缺乏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法律规定和相关标准
我国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未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提出要求,迟至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修正案才明确了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第49条指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而实际上仅在近两年才有若干省份开展了地方性法规的尝试,这导致我国农村目前缺乏生活垃圾的专门法律规定。
(二)缺乏农村生活垃圾专门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管理主要在各城市的城市管理局或市容管理局等部门,这些部门明确的管辖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农村未纳入其管理范围内,这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没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进行管理,作为纯公共服务领域而没有组织、资金、人员提供相关服务。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未纳入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虽在一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技术规范中已提出四级管理体系,但是在多数地区未建立其管理体系,即使在城乡结合部同样存在不能将其真正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的问题,使城乡结合部常常作为各城市卫生管理的死角成为其卫生城市创建的瓶颈。
(四)缺乏对村镇干部考核机制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了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但是在GDP主义的发展模式之下对干部的考核目前仍将经济增长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服务绩效未能在干部考核工作中得到真正落实,也没有相应的惩戒和奖励机制,使得干部既没有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压力,也缺乏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动力。
对此应该增强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使生活垃圾实现从源头上进行分类的目标;将有机物料堆肥处理,可回收利用物质再利用,使废品资源化。生活垃圾减容压缩后再送到指定区域,最后送至垃圾填埋场统一进行处理。另外应加大科研力度和投资费用,在现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一些处理规模小,投资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化、以村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技术。
三、结语
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生的生活垃圾组分和数量相差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同时,要增强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尽可能将生活垃圾最大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参考文献
[1]李丹,何小松,席北斗,等.生活垃圾堆肥渗滤液污染物组成与演化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2013(7):424-430.
[2]张倩,徐海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J].环境工程,2012,30(2):79-81.
作者简介
董森,男,1983年12月出生,工作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城乡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助理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