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 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作 者:张伟英 (广东省惠东县白花第二小学 516300)

 摘   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班级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对班级内部进行系统的管理,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来使得班级越来越好。班级管理其本质就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从而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时期所受到的教育能对日后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对于学生学习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班主任掌握着整个班级内的活动时的重要职权,那么班主任能否使用有效的管理方案来去管理整个班级,不仅关系到班级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关系着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管理、教育上都要格外耐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们自控能力方面还不是特别好,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或者同学之间的相处上都存在着问题,而且小学阶段也是学生自我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去管理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应该思考的问题。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对于小学生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负起责任来维护班级秩序,保证着班级内学生学习环境的良好性。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来确保课堂效率的高效性和学生成绩的指导者,并及时的去调整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们争取最高效的教学服务。本文就将以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为论点进行讨论,并提出有效建议供广大教师群体参考。
一、创新管理体系,发挥班委作用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一个符合民意且高效的队伍,其队伍核心主要以学生为代表,让学生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时的高效助手。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的学生主要为班委,班委这一职务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员,对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在班级内部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培养,进而可以去提高学生自身的优势和进一步的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进取的心,班干部的职位可以有效地去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班干部的出现可以减少班内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依赖性,因此班主任可以去组建一支以班委为核心高效的学生管理队伍,班主任赋予学生在班级里的权利,但也要明确班委职责定位和对于其他学生的服务性和管理性。
例如:建立一个奖罚分明的评比制度。在学生学习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制度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受到班主任给予的奖励。如以学习、纪律、生活行为等方面来作为评比的制度,我学生在某个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时教师便可以给予小红旗的奖励,学生每次受奖励所积攒下的红旗数量则可以作为评选的标准来用于参与班干部的评比中。学生之间相互牵制,便能够自觉的去约束自身行为,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班主任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树立榜样
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对于课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课下作业等,存在着理解不透彻进而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后果,或由于学生众多,教师要求落实不到每位学生等的现象经常存在导致了教学课堂效率的低下。作为班主任,对于小学生这种情况必须积极对待进而解决问题,耐心辅导,对于学生一视同仁,管理成绩好的学生的同时不忽略成绩差的学生。转变思想不只是一味地去遵循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在班级中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去批评某位同学,而要与学生讲道理;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中也要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去相处,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反思自身。
例如:鼓励学生在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课下有不清楚的知识点学生也要积极的去询问教师等,对于此类现象教师、班主任要平等对待,不能因为某位学生是差生就给予不理睬、冷暴力,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班主任的距离感,受不到班主任的关怀;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也要平易近人,在管理时只去与自己喜欢的学生相处,当这类学生犯错误时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去批评不讨喜的学生,这样不利于营造班级的温馨感。
三、加强与学生沟通力度,深入了解学生,挖掘学生潜力
班主任是小学班级活动中的主导者,在管理班级日常活动时要不断地实践自身课堂管理的理论知识引导着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学习。班主任在课堂中要积极开展活动,活动时要让学生们在班级活动中感到同龄人之间的尊重和认同感,并加强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然而在现如今的小学班级内部,往往会有一些班主任不够能与学生们有着积极的沟通,只是习惯性的用以往自身的教学理念来对于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和管理,并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来了解学生的感受,以至于导致学生性格有所偏差,成绩也不大理想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管理,让不愿与同学沟通的学生打开心扉,以此来实践创新出的方法理论知识。
例如:利用课间时间在教室内与学生们沟通,可向不爱说话的学生们询问学习状况、交友状况、课上不了解的知识点或者还可询问学生最喜爱的学习科目及授课课教师;或者在班级内部开设学生沟通交流角,让各科老师都可在交流脚角与学生们沟通课上学习情况;班主任管理班级时要多注意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性情,在学生之间交换座位时,班主任可让性格好的学生与不爱交流的学生坐在一起,双方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时也可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两位同学的性格特点,进而让班级内部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起来。班主任作为小学班级内的主导者,更要扮演起班级的调试剂。
总结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管理班级,要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积极创新新的班级管理办法并不断地深究探索来调整班级,依次来找到属于班级内部最为有效的管理办法。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对学校不熟悉,年龄小、自觉性差,为此也正是处于需要被人引导进步的阶段。班主任作为班级内的教育者、组织者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力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更适应班级、热爱班级。
参考文献
[1]王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20-121.
[2]历春辉.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