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把这样的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也将影响儿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出让每位学生从兴趣入手,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现从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的手段可谓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电化教学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其中的电化教学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新歌教学中如能利用VCD、音响、投影仪等视听觉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图像鲜明的特点来创设与新歌内容相关的情景,从而使学生沉浸其中,陶醉其中,受到启迪和感染,效果将非常明显。通过这种对人的情感进行诱导的方式,使“情景——教师——学生”三者间形成相互推进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缩短学生与教师、教学内容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以最佳学习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从而得主动发展。例如在教《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时,教师可先稍加点拔:“活泼可爱的小鸟在春天从各地飞来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小朋友们看图。”投放一群小鸟从远方飞来的投影片,利用学生的情绪,将他们带入情景:“现在就请小朋友作小鸟。这时候,你飞来了,啊,春天这样美,你们得仔细欣赏一下。”接着再投放一些美丽的充满春天气息的画面,使孩子们全身心地倾注在这些画面上,使他们犹如变成了一只只小鸟穿行在飘荡的柳枝间,飞翔在田野上……然后教师再抓住时机播放《快乐的节日》这首歌的录音,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立即被充分调动起来,仿佛自己真的是一只小鸟置身在美丽的春天,学唱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他们带着歌词的意境和画面引起的联想,投入地开始学唱了……就这样,美的场景把美的音乐带入了学生的心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二、聆听优美的旋律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朦胧的状态,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兴趣和认识常有直观性、表面性、具体性,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仿,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动作边欣赏,这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对活泼好动,感情外露的儿童来说,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当音乐刺激儿童听觉,并且在他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这样的律动是他们内心感受音乐的深化和升华。
为了适应学生这一特点,我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创编动作进行律动,欣赏《动物狂欢节》这首歌的旋律节奏感很强表现形象生动,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请不自禁地在座位上挪动起来,这时,我让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听着歌词模仿动作,有的学小鸟飞翔的动作,有的学知了的叫声,有的学鱼儿在水中欢快的遨游,学生兴趣盎然。接下来教师再播放一遍音乐,学生即兴创编律动,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地到讲台前跳给大家看,这样不仅顺应了儿童爱动的特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表现欲,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积极学习音乐,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肯定自己,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激趣导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
导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好的导课设计,可以更好的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故事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看图导入法,意境导入法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欣赏课《美丽的春姐姐》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提问、看图、意境、故事四种导入法。师:“有一个可爱的小花籽在找春天姐姐,可是春天姐姐到那里去了呢?一会请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老师。”多媒体图片各种图片展示。(冰雪融化、小河流水、万物苏醒……)生:“我听到了流水和小鸟的声音;我听到了冰雪融化的声音;我听到了泉水丁冬的声音;我看到了万物苏醒,春天来了……”
四、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堂好的音乐课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创作这件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要把整堂课思路清晰地完整地串成一条线,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富于创新精神的音乐意境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音乐课的质量,我们还得把音乐与“视、听、唱、奏、动、写、记、创”等要素结合起来。如:游戏、舞蹈、美术、文学、自然等等。让学生当起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奏的奏、跳的跳、演的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拥有愉快的情绪。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和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为活泼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如:《金孔雀轻轻跳》的教学中,我就融入了舞蹈的元素,使学生感受傣族音乐和舞蹈的柔美。在《小青蛙找家》的教学中,我把音乐与游戏结合,都收到不错的效果。把美术、音乐、文学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课外郊游时,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当然,我们不仅要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要占有大量的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如能使原来无声、不动的内容转化成有声、活动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则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