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应用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实施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施学徒制初探
作 者:许继英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大
中
小
课题名称: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探索 审批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
课题类别:高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
课题编号:SJGZY113
摘 要:作者结合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报关专业学徒制度建设思路与经验,以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从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招生招工一体化的企业用人机制健全、交互的课程体系设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锦程学徒班”管理标准与制度完善等几方面阐述了报关专业学徒制实施应用情况。
关键词:高职;学徒制;报关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与报关产业接轨的技能人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于2017年将“现代学徒制”运用到报关行业中,与大连国际锦程物流有限公司友好协商,就“现代学徒制”报关与国际货运后备人才培养一事达成一致并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由双方共同配合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此学院在招生招工形式、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渠道、教师与师傅双向交流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
一、专业背景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2003年在黑龙江省最早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目前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中国报关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之一,是黑龙江省开办最早,实力最强,连续承办省报关大赛的院校。培养具有国际货运专业知识,具备报关与外贸综合职业技能,“精报关、通货代、会报检”的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实用人才。学校与大连锦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减小学生上岗时间与人才需求形成的较大的‘时间差’,以理论知识学习和素养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经验技能和岗位能力培养的企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举措
(一)构建“双元培养、双证融通、双重身份、双方管理、师生师徒、校企轮流、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招生招工同步,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实施双导师制,校企间轮流完成学习任务,工学交替;校企双辅导员管理,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并评价,参加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实现双证融通。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及人才战略,以“锦程学徒班”的名义进行招生招工宣传,共同实施为期三年的“锦程学徒班”人才培养计划;“锦程学徒班”还可以为锦程公司内部员工以及锦程社会招聘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第一学年的每学期用两个月开展校内实训,获得基本实践技能;第二学年的每学期用两个月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获得专业技能,在校期间假期还可进行专项技能实践的教学形式。
(二)形成招生招工一体化的企业用人机制
建立学校招生和企业招工相结合的制度体系,通过单独考试平台,校企联合制定考核标准,重点考核职业倾向,签订校企生三方协议,确定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学校按企业“订单”要求招生,由企业、职业院校和学生签订三方培养协议,按企业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专业培养,职业院校依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企业“私人定制”专业人才,做到招生招工一体化。
(三)开发学生学徒交互的课程体系
实施“3平台+多模块”的“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平台为学校公共平台课、经贸分院技术平台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核心课程、锦程学徒班模块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基于锦程典型岗位与工作过程、融入企业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课程开发标准,建立“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制度,采用“师带徒”模式增强专业实践教学,完善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以岗位需求为引导,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实训项目,改革实训方式,促进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的融合,使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师”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团队由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辅导员构成。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并参加教学能力培训;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协助管理学徒,感受企业氛围,融入企业文化,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五)“锦程学徒班”管理标准与制度建设
制定学分管理办法,设计弹性学制、创新“锦程学徒班”进退时间点,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企业、学院、家长等的利益。创新学徒岗位考核与收入评价督查制度,保障学徒利益,确保学徒人身安全。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和修订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标准。 校企双方要加强岗位安全意识教育,要求企业应支付学生合理劳动报酬,并为实习生购买“责任保险”,切实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权益。
三、总结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变化而逐渐诞生的,它的核心是塑造综合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满足社会所需。学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引进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另一方面为企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实训基地的实践相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与社会,实现了学生能力素养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努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培养符合行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2010.第六章 职业教育.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G].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高水平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任务书,2018.
作者简介
许继英(1970-),女,汉,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贸系,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