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研究

作 者:刘殿杰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浙江 金华 3221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关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积极构建趣味化的高效体育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关注兴趣的培养与疏导,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是加强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游戏;课堂
一、和谐师生关系,培养体育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作为趣味化教学的前提,有利于小学生亲近教师,亲近体育学科。在落实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格外关注与当代小学生之间合理关系的建立。通过师生关系的转变,调动其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只有小学生爱学,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让教师的教学情感更加饱满,教学效果更好。
在与学生积极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几点问题:首先,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更倾向于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中做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利用课堂时间去学习学科知识,锻炼个人技能。其次,教师要在人格上尊重小学生。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上不成熟,但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较强的自尊心。在落实教学时,不要过分管理和控制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论,体恤学生的行为,才能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生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参加体育活动。小学生给出的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像“腿疼,不能跑步。眼睛疼,看不清”等。教师不要当众批评学生,而是通过课后私下询问,发现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的真正原因,通过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正式去学习。
二、利用现代技术,培养体育兴趣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在多媒体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关注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突破传统体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利用动态的方式呈现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小学生的视听需求。当代小学生日常接触的信息量较大,且接触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讲解输出,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兴趣需求。在激发其体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才能调动其学习热情。
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模仿操。通过模仿操学习,懂得徒手操的身体部位,动作名称等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清楚动作的方向。在课堂中,多以练习或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做整套动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做出动作示范,让课堂学习变成完全的模仿练习,显得枯燥单一。结合教学内容,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课堂中。以视频加音乐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模仿操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视频中的虚拟教师去学习,突破传统的课堂限制,会大大增加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新鲜感。除此之外,多媒体设备还具有暂停、快放和慢放功能,根据教学进度随时调节,会让教学过程更加合理。
三、丰富课堂活动,培养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靠单纯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首先,积极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游戏,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寓教于乐的有效方式。每一位小学生都对游戏没有抵抗力,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吸引小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以及学生学习感受的轻松化。像在学习跳绳时,教师完全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游戏规则,引导学生参与到跳绳训练中。比如,一分钟时间,看谁跳得最多;或者跳一百下,看谁跳得最快;更可以通过单人跳或者双人跳的方式,丰富比赛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跳球运动相关技能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男女混搭的两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足球比赛。小学体育教材中,也有诸多游戏活动供教师选择,像“快找朋友”、“圆圈追球”等。大小游戏的存在,让小学体育课堂的学习方式更受欢迎,提高学生学习乐趣。
其次,积极利用课内外活动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课内体育教学,让体育学习成为单纯的室外活动课。而将室内外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兴趣培养。很多教师认为室内教学没有必要,不如去室外直接运动锻炼。在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的小学阶段,教师要意识到很多学生的厌倦情绪,通过课内体育教学,让学生不付出体力之时,先意识到室外学习的必要性以及体育学科存在的意义。像在引导学生学习律动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在课内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何为律动运动,再给学生听一些律动运动的音乐,让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利用音乐内容,激发学生对律动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有走出教室的欲望,有利于室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又如“进行剧烈运动为什么有时候会腹痛”这种类型的运动健康知识,都可以作为室内教学资源,给学生科学开展体育运动打好基础,保护学生安全,培养安全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兴趣的培养与疏导,让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兴趣,才能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从兴趣培养入手,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礼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9):156-157. 
[2]凌敏.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63-164. 
[3]宗广春.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09-110. 
[4]朱雪平.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引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