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作 者:刘爱华1 孙启奎2
(1.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山东 荣成 264300 2.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山东 荣成 264300)
大
中
小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微课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力求充分发挥微课在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效率与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就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性逻辑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化的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参与感,因为只有让学生从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价值,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物理。另一方面,初中物理中的很多实验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才能够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纵观当今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教师总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作为重点,学生总是沉浸在压抑紧张的课堂氛围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学生从内心对学习物理有一种抵触的心理,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升。
一、微课特点
微课就是指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过程
(一)主题突出
由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的,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围绕该主题展开,因此微课的教学主题更加突出,相应的内容更加精简。
(二)资源多样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微课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积极整合课内外资源,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资源的多样性,以微视频为核心,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情境性的教学场景。
(三)短小精悍
微视频的时间都控制在5~10分钟,其容量很小且方便学生下载保存,能够有助于资源的传播和分享。
(四)易于扩充
微课的核心就是共享,教师通过微视频的制作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复习相关知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扩充。
二、利用微课激活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
想要激活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活力,重新营造一个高效轻松的物理课堂,改变过去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导入是保证整节物理教学高效率的基础环节,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才能够给物理教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中,可以先向学生播放一些本节课相关知识点的微课,通过简短有趣的微课内容,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之后再针对微课内容进行一些问题预设,在课前先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教师在正式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之处,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例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的关系”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该课内容具有很强的演示性和直观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为深化学生对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关系的理解,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结合“鄂洛多克惨案”这一案例,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将这一故事表述出来,引导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积极思考,加强他们对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的认知,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优化实验教学,增加课堂趣味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其中涉及大大小小的实验内容,涵盖的知识点也较多。而课堂教学单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的实验机会,将理论付诸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在反复试验中形成知识框架,探索出物理本质规律。然而在个别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一堂课的时间也有限,让学生轮流操作实验,感知实验过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借助微视频的模式,就能够有效地优化实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提供不同的实验思路和角度,全方位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之后,就能够掌握正确方法,达到实验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电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仔细观看微视频,将其中的重点进行记录。然后引导学生从电阻材料、温度、长度、横截面积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一变量实验。由一名学生记录,其余学生轮流操作,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或是小灯泡的明亮程度来分析现象。和同学一起讨论、分享,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制作微课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物理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才开始接触的一门课程,知识点多且杂,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综合性,这对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直接采取讲授模式,仅向学生反复讲解题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削弱,甚至产生畏难心理。对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将教学重难点知识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变抽象为直观,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该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可据此制作“介质是声音传播的必备条件”主题微课视频,将视频时长控制在8~10分钟,要主题突出、内容精简。之后,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该微课视频,让学生对声音传播的介质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以便后续更好地开展物理教学。最后,在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结合章节后的练习题反复观看视频,并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答,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引导实践应用,感悟物理价值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深入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初中物理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其能够应用于生活现象之中,帮助人们解决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所以,教师还要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样性的案例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以微课为媒介,辅助学生动手实践,将微课中的内容灵活地迁移到生活问题中,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能够明确地意识到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且摩擦力在个别时候对于生活中很多现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教师将相关资料融入微课中,并组织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自主操作相关材料。如在下雨或下雪天,鞋底上的花纹能够增加摩擦力,防止人摔倒。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需要增加摩擦力,并激励学生探索应用。
结束语
在当今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合,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新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教师要正确认识微课的教学价值,并且通过深入的研究,创新微课应用策略,促使其在教学中能够有效激活物理课堂教学的气氛。
参考文献
[1]刘长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利用微课的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57.
[2]昝永禄,宋小霞.微课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0):91-92.
[3]穆翠侠.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41,143.
[4]刘斌.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课激活课堂[J].学周刊,2019(24):65.
[5]禄绍宗.略论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16):7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