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对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 者:王 建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广东 518112)

 摘   要: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要消除残疾障碍,成长为有用之才,很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强自立,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是重要的条件之一。残疾人职业教育正是以残疾人就业为根本目标。近年来,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办学层次上都有较大进步。但是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与残疾人群体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措施,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残疾人;职业教育;现状;问题;措施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特殊教育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显著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特殊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特殊教育学校(院)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残疾人教育发展格局和体系逐步完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权进一步得到保障。2012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通知,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知提出,要针对残疾人的需求与特性,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鼓励残疾人就读职业院校,大力开展社会化培训,加强实名制动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状况实名制统计动态管理,确保残疾人职业培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与普通职业教育相比,我国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历史较短,残疾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尚现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也没有完全赶上普通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与国际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并没有完全兼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影响了残疾人教育质量和就业潜能,进而影响其生存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二、残疾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对残疾人进行教育的机构为康复教育类的特殊学校,课程都采用学科设置形式来完成教育的全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能力和技术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职业观和社会服务意识,符合现代社会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要求。目前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专业主要有:盲人按摩、手工工艺、面点、客房服务、办公自动化、刺绣、插花、农业种植等。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每个学校都选择性的开设了部分专业。在教学的主题内容上不管是在工艺还是技术上都显得不够全面,如果不能追随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那势必要被社会中的大批就业军所淘汰,也不能体现教育本身的价值。
(二)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欠缺
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问题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师资欠缺主要体现在:首先,师资数量的欠缺。从师资的现状可以看到,残疾人师资在数量上还不足,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其次,师资质量需要提高。不少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来自特殊师范学院、普通师范、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留校生、技术人员以及兼职教师。而这些教师在学历上、专业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也存在着欠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残疾人职业教育领域,这种欠缺更加的严重。
三、改善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规划,科学办学,有效布局
目前,担负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各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每个学校的硬件条件参差不齐,在布局规划上也比较分散。作为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门应该协同当地财政和民政部门一起,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管辖范围内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明确当地每所特殊教学机构的办学方向。兴办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够很好的为地方服务。我们社会的残疾人教学,是一个品牌,是一种文化,更是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帮扶义务。多与当地的企业单位联合办学,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利用当地的有力企业资金来大力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残联和民政部门在办学中给予相应的扶持。
(二)做好残疾人教学的课程专业设置及改革创新工作
对于残疾人弱势群体的教学不同于正常人的教学课程设计,要从将来所从事的岗位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职业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重点训练岗位技能,强调相关职业和知识的互补相通性,在进行某一岗位的职业技能教育中,不但要发展专业教学内容,还要做好为后续发展的基础教学工作。我们的社会目前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课程都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消除旧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的弊端。就目前我国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学的内容和生产工艺或者生产工具还沿用着传统的模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务性生产早已经被淘汰,不能与现在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社会实践接轨,是目前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残疾人职业教育既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乃至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 促进就业已成为我国改善残疾人民生的主要渠道和重要目标; 解决残疾人就业也是国际社会首次颁布的《世界残疾报告》中列举为专章探讨的问题 。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本, 着力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已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梅刚,赵康,宛丽. 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
[2]张文京.对我国残疾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分析与思考[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2004 年年会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天津,2004.
[3]雷江华.关于残疾学生在普通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