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 者:何 蓉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学,安徽 合肥 233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地位大幅度提高。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社会生活。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完善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实践,思考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重视问题意识培养方法的探究,才能实现学科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问题;思维;能力;思想
前言
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讲,大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只重视学科知识的单向传递,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便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对学生未来的各学科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有较大益处。利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完善学生思维的必要教学行为。
一、创新课堂氛围,培养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重视课堂氛围的创新。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大多数教师手持教材,一板一眼地给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划出重点以及要背诵的内容,以作答题之用。这样的教学氛围相对死板,学生没有提出问题的机会,也缺少提出问题的兴致。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他们的质疑热情便会被激发起来。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入手,了解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通过教学氛围和模式的适当转变,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像在讲解“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像信用卡与支票。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理解两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知道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具体意义。针对这样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教师要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去理解课本中的各类概念,使用范围,使用技巧和使用意义。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掌握一部分知识点,也会对一部分知识点产生疑惑。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发言,给学生分享个人疑惑的机会,便是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建立主动提问的意识,形成问题思维。
二、设置科学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在课堂中关注问题的设置与提出。通过个人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合理化设置与传输,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意义。在个人提问实践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是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问题,在课堂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问题,要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能让学生调用个人思维解决这些问题。丰富多样的问题,能够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中来。意识到问题存在和问题解决的意义,让提出和解决问题成为其个人学习的重要环节。
同样在讲解“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常识性。在课堂导入环节,学生通过个人经历和个人对信用工具了解内容的分享,参与到课堂当中。以互动的方式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习惯问题的存在,能够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时间内不再抗拒问题。在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继续设问。像教师提出“在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会继而提出“什么是核算?什么是结算方式?”教师在提出“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提出“什么是信用工具?是信用卡吗?”教师的有效设问以及学生的继续追问,能够让课堂充满问题,让学习过程充满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物提出问题,像出示一张支票的复印单告知学生,“这是学校为了采购多媒体设备,给电脑公司的一张票据。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具有实际性和应用性,学生在可见事物的支持下,感受到所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反应,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思考问题与相互讨论过程中,他们会生成更多的问题。
三、转变教学态度,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的个人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思维相对成熟,具有个性化看法。而让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动力之一,便是教师的鼓励。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看法,提出个人质疑,大胆做主动学习者。每一位高中学生都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有自己的质疑思路。教师的鼓励,会让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在课堂中得以显现。
像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正确消费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与学生分享自己最新的消费经历,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消费观念或消费行为提出个人的看法,分享自己不能理解或十分认同的消费方式。结合大家的分享,提出“大家所分享的消费行为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判定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做一个合理的消费者?”等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与分享中,输出观点,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像“你为什么认同这一消费行为?我觉得这种消费现象很正常,怎么就不对了呢?”等问题时,借助学生的问题引发课堂讨论,体现提问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让学生从诸多人才中脱颖而出,需要得到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支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拓展学生思维,优化学生个人综合实力的重要实践。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才能让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意义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许晓燕.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9,(92):111-112.
[2]廖余凤.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J].新智慧,2018,(34):20.
[3]马剑.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0):128.
[4]孙光波.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尝试[J].读写算,2018,(19):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