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 深度学习的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 深度学习的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于巧玲 (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山东 荣成 264300)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清楚学科素养、学科本质,才会懂得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走向何方。基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生物学科如何落实?从教学提问策略上笔者做出如下尝试。

一、以核心问题构建体系框架
首先要引领学生以核心问题为驱动构建整册书的知识框架或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整个学期内容有整体把握和宏观认识。
初一下册核心问题:
1.植物的类群与特点?
2.被子植物的一生
3.绿色植物的生活
二、提问策略体现生命性。
生物属于生命学科。鲁科版七下学生将接触到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传染病和免疫等。我们在问题设计引领上,使他们通过学习,去感受到生命的复杂与神奇,渺小又伟大。由此产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物的情感。
在具体策略上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活学活用,去感受生物学知识与自身及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情境:“新冠肺炎如今在全球肆意蔓延,它具有怎样的特点?流行开来必须同时具备哪三个环节?我国人口密度如此之大,为什么相比国外甚至很多医疗设施非常发达的国家,都无法达到的防预效果,你知道我们都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吗?”用这样紧密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串联起整节课的学习,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生命对知识探究的热情。
问题情景具有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深度有效的学习,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三、提问策略引导探索性。
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把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识。
如,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追问:所有的环境条件都适宜,种子依然没有萌发是什么原因?除了课本给出的条件,抛出问题,让学生继续探究:光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吗?这样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主动的追寻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自己动手实验、从实践中大胆探索的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问题设计培养责任意识。 
生物学与当代的许多重大问题都紧密相关,如人口、粮食、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的发展有关。 
鲁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只是生物圈的一份子,人类能影响生物圈,生物圈也影响人类。新冠肺炎的流行,对我们来说是一场自然灾害,同时也促使人类惊醒!可以引导学生对眼前的灾难做出反思,让学生们认识到万物平等,互相支持也互相制约!在中国,新冠肺炎的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对世界抗疫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学们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面临我们生态环境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以这样的问题,唤起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地球生态的关爱,激发他们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和探究欲望。
教学艾滋病时,为学生播放艾滋病患者、感染艾滋病儿童以及艾滋孤儿在父母坟前痛哭流涕的图片,同时引出问题:“假如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你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给艾滋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关爱和帮助。
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生探索知识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我们做事做人的基本导向。作为生物学科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授予学生理论知识,更应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基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提问策略研究,应用在生物学科。我们应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生物教学问题策略,融入人文、情感、社会责任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念、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也能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更高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