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 者:李玉榜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福建 莆田 351266)
大
中
小
摘 要: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高中语文教学也承担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因此,如何利用高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教师必须重视的方面。本文简要阐述如何通过增强主体地位、给予正确引导、提升阅读力度、结合实践活动实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综合素质;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在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内容和文化素养。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一、增强主体地位,培养乐学善学
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多为教师主导,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长期缺乏主动性,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上作出深度调整,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模式,减少主导教学的行为,将更多的教学空间留给学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学习《劝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预习,并将预习的结果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预习与文章有关的内容,包括作者信息、文章背景等,也可以对文章的全部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查找生僻字、特殊词汇的含义等。由于这种方式下,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比较零散,在课堂展示时,需要教师将这些内容进行连接,才能够构成完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1]。在此期间,通过自主学习的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愿意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对于当中存在疑难问题,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方法,引导养成善于学习的思维,例如学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内容后,学生在记忆时容易出现错误,此时可以引用“青出于蓝”的成语,让学生明白两者间的共同之处。懂得该方法后,不仅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也明白不同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能力。
二、给予正确引导,学会勤于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累较多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在高中语文方面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是极其重要的,即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应当针对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思考,达到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的目的。比如学习《拿来主义》前,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引导,提出“拿来什么?谁拿来的?主动拿来还是被动拿来?”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也可以将“送去什么?送给谁?送去多少?送给谁?”等作为需要学生思考的方面。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不断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在文章中找出对应的答案,也能够了解到文章所暗喻的当时统治者一味的卖国求荣接受外来事物却不加辨别,给当时的人民造成严重侵害的可耻行径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大肆侵略行为,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只有让学生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才能够对知识和内容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教师还应当懂得如何将制造问题与反思问题进行充分地结合,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地概括或总结出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从而养成自我思考的良好习惯,实现培养勤于思考的核心素养。
三、提升阅读力度,积累人文底蕴
高中是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相比初中与小学阶段,高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趋于稳定,想要提升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提高知识储备量,也要在人文底蕴方面形成良好地积累,才能够真正达到相应的目的。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人文底蕴素养,主要通过阅读课本中的优秀作品或课外读物,让学生不断的积累各类文化知识。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感受作者对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等内容的生动描写,也能深刻的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秋季时寂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了解作者内心最真实的爱国情怀。根据该文章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杜甫所著古诗《登高》,这首诗也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前四句是在登高时对看到的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色进行描写,后四句则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己的遭遇以及流落他乡的悲伤之情。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阅读,学生能够提升对优秀内容的分析和鉴赏能力,积累更多的表述方式,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文底蕴。
四、结合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需要培养的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然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理论作为基础,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实践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例如学习《鸿门宴》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故事内容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表演后由该学生表述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体会。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为学生想要表演好就需要完全掌握文章中的内容,并在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够将个人的理解予以充分地展示,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角色。表演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对参与表演的学生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若当中有存在不同想法的情况,教师可以提供展现的机会,将课堂的更多时间留给学生,便于更好的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或者在《鸿门宴》故事内容的最后部分加入写作练习,即让学生们根据节选内容进行拓展,运用假设的方式构建许多的特殊条件,让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刘邦刚要离开就被发现”作为假设的方向,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此时学生能够利用思维活跃的优势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利用各种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将内容完全的表述出来。这种方式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达到运用间接手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2]。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想要实现进一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应重视高中语文教学,只有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当前阶段教育教学的作用,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具实际效力。
参考文献
[1]易宜红.让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35.
[2]李烈春.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