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有效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探讨
作 者:徐咪咪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浙江 绍兴 312300)
大
中
小
摘 要:当前,对于如何有效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幼儿园老师来讲,应该如何有效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有效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老师;焦虑问题
一、教师要提升学历,加强自身专业性
目前,国内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大专学历的教师占绝大部分,研究表明,教师学历是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的数据也表明教师学历影响教师应对幼儿入园焦虑策略的选择,幼儿园教师学历的提升是必然趋势。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其身心健康成长是每一个人的期待,教师作为幼儿日常的密切接触者,想要对幼儿施以更好的教育与保育,必须熟悉掌握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实践是不足够的,理论指导实践,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经受过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门教育,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到老学到老,走出校园开始工作后也要不断努力进步。幼儿园是教师进步的后盾,应加强教师职后培养,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一方面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学习的机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交流、考察学习和业务进修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让教师进行分享活动,共同学习优秀案例,共同解决问题,增进教师间的学习,使教师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另一方面应加强幼儿园设备设施的完善,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应为教师提供大力支持,丰富幼儿园的同时为教师的工作带来便利。如丰富的玩教具有利于教师游戏活动的实施,有趣好玩的玩具有利于吸引幼儿,可口的饭菜有利于幼儿爱上幼儿园。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二、教师要摆正心态,积极的面对幼儿
(一)保持良好心态
幼儿教师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成人,3 岁的幼儿正处于模仿期,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幼儿,好的教师可以为幼儿做好榜样带头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教师要严于律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针对幼儿入园焦虑教师要更多的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小班的幼儿刚到幼儿园,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容易形成心理冲突,所以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和焦虑的状况,容易出现哭闹的现象,幼儿教师要摆正心态,认识到幼儿入园焦虑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幼儿的哭闹和焦虑很容易给教师带来工作的压力,所以教师应保持良好心态,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当面对压力时,在处理不来问题时进行深呼吸训练,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演或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寻找解决方法,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应对,给幼儿一些积极的正向反应,避免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传染给幼儿,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必须要摆正心态,给予幼儿爱的关怀和细心的呵护,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微笑迎接幼儿
刚入园的幼儿,情绪起伏比较大,幼儿容易出现哭闹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或语言,来帮助幼儿顺利渡过焦虑期。在缓解幼儿焦虑方面教师要注意对待幼儿的态度,微笑迎接幼儿,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一系列的行为来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如早上入园的时候,用亲切的语言和动作,去关心问候幼儿,让幼儿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如“你今天梳的发型真漂亮”,“宝贝,老师好想你呀,来老师抱一抱”,“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等等,用自己的语言或行动传达对孩子的爱,通过肯定幼儿来稳定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从而减轻入园的焦虑,实现顺利入园。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有效应对幼儿
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如设计活动、组织实施活动,实时观察幼儿变化并帮助幼儿,教学能力高的教师能够较快识别出幼儿的需要以及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有效减轻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缓解焦虑情绪。幼儿教师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应不断增加专业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专业学习,树立专业学习的理念,并不断实践,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历程中感受幼儿内心世界,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一步步引导幼儿消除入园焦虑。幼儿基本适应幼儿园后,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将自己比较满意和不太满意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进行分析与交流,并向优秀教师进行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教师要做好家园沟通,实现家园共育
(一)入园前充分准备
做好家园沟通,教师首先要做好入园前的充分准备,在入园前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长的需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一日流程,缓解家长的焦虑。同时,提前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活动,为幼儿顺利入园打下基础。幼儿入园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准备。与家长进行沟通,可以让家长有充足的时间,为幼儿入园做好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让家长了解幼儿焦虑出现的普遍性,为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提前做准备。其次,入园前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家访或家长会的形式,收集幼儿信息表,请家长详细登记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及性格爱好等,全面了解幼儿,熟悉幼儿,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奠定基础,以便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
(二)入园后沟通与指导
入园后,教师要指导家长做好入园工作,家长不要用哄骗的方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要讲信用,不能对幼儿说谎。长期对孩子说谎,会降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鼓励家长多带幼儿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增强幼儿的环境适应性和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助于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心理接受家庭到幼儿园的转化和幼儿与家人的分离。在幼儿入园后,教师应及时跟家长沟通幼儿的在园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变化,如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进入幼儿园作为助教,或者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亲子活动,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帮助幼儿消除陌生感,使幼儿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初步建立情感。同时,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对家长做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谢德真.实施家园共育,消除小班幼儿入园焦虑[J].教育观察,2020-02-28
[2]宋超英.有效家访 缓解入园焦虑[J].基础教育参考,2020-01-01
[3]胡秀平.幼儿分离焦虑表现及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20-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