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究
作 者:裴莉萍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明仁小学,吉林 白城 137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也不断变化,教师的教育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要做到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小学阶段,尤其教学对象是低学段的学生时,语文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并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有更为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倾听能力
前言
倾听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项重要方式,是最主要的获得信息的感官之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向素质教育演变。语文教育学家表示,倾听是语文教学中的精髓内容,现下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并未提起足够的重视。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读、写上更为重视。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手段,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培养倾听能力。
一、增强语文教学趣味性,营造良好倾听的环境
小学阶段低学段的语文教师需要清楚的是,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学校系统教育环境的小孩子们。这是他们接受系统教学、正规学校教育的开端,小学教育同学生之前的学习环境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综合因素来进行思考,包括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心理需求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再开展教育,进行能力的培养。教师都了解,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是比较贪玩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高度集中,不专心、走神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就要积极思考、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
在此,语文教师们就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手段,转变传统课堂中枯燥无味、“满堂灌”的形式,加上活泼、幽默的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了解到这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喜欢听故事等特点后,教师可以结合即将学习的几篇寓言文章,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课堂的授课,在《井底之蛙》中,学生会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听一下小鸟是如何劝解青蛙的,而青蛙又是如何回答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倾听这个故事的演变,同时抓住教师布置的问题,并思考解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里就是凸显了对学生兴趣的调动,让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并提升自己的倾听能力。
二、充分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此外,教师还需要清楚的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们模仿能力更强。而且,小学生们在学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除了上课时间还有课间,以及活动课等会与老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对此,教师要在教学和生活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好自身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作用,用自己规范、积极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进而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此,语文教师自身就要善于倾听,对别人的意见、想法能够耐心倾听,并加以评价,由此才能让学生对教师的形象更为信服。在教师潜移默化传达倾听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过程中,学生也能学习到倾听的技巧,并形成倾听他人的良好习惯。比如,教师在一堂课最后的总结阶段可以向学生围绕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耐心、认真地倾听,了解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看法。在《黄山奇石》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了解到不同的学生对其中不同的奇石很感兴趣,就要很认真地了解他们喜欢这块奇石的原因。由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为学生做好耐心倾听的示范。
三、加强小组间学习讨论,为学生提供倾听机会
教师需要了解的还有,倾听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良好的倾听可以促进信息在交流过程中的共享,是互相了解观点的过程。对此,教师就更要重视起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倾听的机会,在课堂上比较好操作的办法就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这样的互动过程,不仅是方便了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还让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得以加强。比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观察小组里的情况,引导着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交流中,并在其他同学发言时认真倾听,并在对方发言完毕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教师也要在观察到学生在小组讨论倾听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时,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要懂得尊重他人,切忌出现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的情况。
还是以《黄山奇石》为例,让学生每一个都站起来表达自己对奇石的喜爱是不太现实的,受到课堂时长的限制,在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表达。由此,不仅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而且也巩固了他们倾听的能力。
四、重视倾听评价与反馈,切实提高倾听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低学段小学生们受到自身认知层次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学习效果上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对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就更需要做好评价与反馈的工作,以此来了解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程度,并帮助学生修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此,教师要注意评价需要做到客观、公正、系统,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耐心听、认真听。在学习完《树之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并在朗读后发表自己的感受,阐明自身的观点,表达出这些树木对人类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学生发言后,向学生表达正面的评价。由此,不仅能够让其他学生了解到教师是在认真倾听的,起到正面示范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低学段的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们的倾听能力,这也是对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满足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综合水平的需要。对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具有针对性、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认识到提升自身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操作中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加以巩固,逐步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数码设计(下),2020,9(2):213.
[2]钟永丽.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9,(51):259-260.
[3]肖美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J].南北桥,2019,(21):72.
[4]袁敏.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倾听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9,(39):141-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