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方式探索
作 者:盖 楠
(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 山东 德州 253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幼儿教育更是成为热议的重点内容。喜欢玩是幼儿的天性,教育游戏与教育课程有着共同的特征,合理融合游戏与幼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游戏蕴含的教育价值。为了使幼儿身心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作为教育者需要对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方式加强探索,使幼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从根本上促进幼儿教育时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融合
前言
游戏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对生活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使幼儿学习到多元化的知识,将幼儿教育与游戏相融合,可以为幼儿今后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因此,教育者需要对游戏活动更加重视,采取合理的方法将游戏与幼儿教育相融合,满足幼儿对学习的需求,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一、游戏与幼儿教育融合的意义分析
将幼儿教育与游戏相融合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首先,通过合理的融合,可以对幼儿的潜能进行深度的挖掘,对幼儿智力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1]。具体来说,喜欢玩是幼儿的天性,如果将幼儿限制在课堂环境中,其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并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因此,将幼儿教育与游戏相融合已经十分有必要。
其次,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相融合,可以与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相统一[2]。教师需要以幼儿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合理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在游戏中加入益智元素,积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最后,教师需要对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后,再选择游戏,以保证在教育中融入游戏,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用性,为幼儿长远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
二、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现状分析
目前,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时,没有有机结合幼儿的学习与游戏,幼儿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课堂中处于不利的位置[3]。与此同时,很多幼儿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与幼儿身心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没有树立良好的游戏教学意识
幼儿园教育长时间以来只是按照小学模式开展教学,课程设计不够科学,无法吸引幼儿关注教学[4]。幼儿园教育没有充分整合课堂与游戏,对游戏在课堂教育中的重要性缺乏了解。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接触的学科会更加丰富,设置这些课程主要是为幼儿今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掌握大量的知识提供帮助。但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幼儿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对幼儿天性培养与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
现阶段,幼儿园开展的游戏只是为教学提供辅助,幼儿无法在学习中感受到游戏的魅力和价值[5]。有些教师甚至以游戏进行课堂管理,幼儿只有在表现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参与游戏,这种形式难以发挥游戏的真正价值,遏制和抹杀幼儿的天性。
另外,由于教师没有形成良好的游戏教学意识,即使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其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十分有限。教师针对自身的教育需要开展教学,无法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幼儿对教师依赖性过强,教师怎样要求幼儿就怎样去执行,不能让幼儿真正融入游戏,游戏也不能在课堂中发挥作用。
(二)没有充分挖掘游戏精神
娱乐并不是游戏的唯一特点,其蕴含着一种游戏精神,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一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合理运用这种精神。然而,教师并没有合理挖掘游戏精神,认为游戏只是能活跃课堂气氛,如果幼儿对游戏过于专注,教师反而会有所干涉,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对教学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教学游戏并没有及时更新,只是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形式开展游戏,继而对游戏精神的领悟和学习比较轻视。
三、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方式
(一)树立游戏教学的意识
教育对游戏相对比较忽略,无法积极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为了使幼儿教学与以游戏紧密融合,教师需要对游戏的价值的更加关注,并对其内在的精神与含义进行深度的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需要对幼儿在教学中的位置更加尊重,让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幼儿,使幼儿的个性特征可以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发挥其个人优势。
(二)积极改革教育模式
教师需要综合性的分析课堂内容,在合适的时间合理融入游戏,使课堂每一环节都可以贯穿游戏元素,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从幼儿角度出发,对游戏的魅力有清晰的了解。从相关实践中可以充分看出,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记住知识更加轻松,使幼儿对学习产生长时间的兴趣,并在这种兴趣的影响下全面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尊重幼儿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游戏,使幼儿可以对游戏产生兴趣,更加愿意主动参与游戏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十以内的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幼儿形成深刻的记忆,教师可以准备幼儿非常熟悉的香蕉、苹果等,满足幼儿十以内的计数需要,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快速记住不同物品的数量,并遮盖这些物品,让幼儿通过回忆说出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三)对游戏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
如果教师始终应用同一种方法开展教学,很难让幼儿对学习保持长时间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课堂中融入游戏,需要创新游戏形式,挖掘教学游戏资源。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室外游戏与室内教学,联合家长的力量拓展课堂教学范围。为合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需要注意引导,为幼儿提丰富的素材,使幼儿可以全身心投入游戏中。为幼儿彻底激发自己的创造精神提供稳定的途径,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体验,为幼儿今后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重视游戏教学的合作性
游戏可以对人的合作意识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具有多元化的功能,而在幼儿课程融入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游戏,让幼儿可以通过合作完成游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人只有从小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善于与他人合作,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些教师虽然能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很合理融入以游戏,但是对于幼儿与他人交流的需求没有充分重视,无法为幼儿创造交流的机会,导致游戏教学效果始终有待提升。但实际上,游戏与课程互相影响和作用。以“小老鼠打喷嚏”这首歌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在对歌曲内容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向幼儿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小老鼠的感冒?”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幼儿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幼儿可以运用语言、画画等不同方式回答教师的问题,例如有的小组提出打针的办法,那么教师就可以让这一组的幼儿演示打针的方法。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幼儿跟着节奏作出连贯性的动作,使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会合作,积极与其他幼儿开展合作。
另外,幼儿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对自己角色有明确的定位,为幼儿完成游戏活动提供帮助,而不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将自己置身事外,教师只有更加重视游戏教学,与幼儿一同完成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地将幼儿教育与游戏相融合。
结论
综上,在幼儿园教育中如果教师只是采取以往的方式开展教学,很难吸引幼儿的关注,不利于幼儿学习热情的提升,而在幼儿教育中合理融入游戏,可以使幼儿参与游戏课程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对幼儿的潜能进行彻底的激发。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教育与游戏相融合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了解,并加强探索,从而制定符合幼儿发展的融合策略。
参考文献
[1]张依,朱夏雨.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融合[J].才智,2020,01(16):166-167.
[2]王栋英.倡导游戏精神 培养关爱情感——浅析游戏活动与幼儿关爱教育的融合[J].基础教育论坛,2020,01(05):146-147.
[3]柴君宜,吴宇森.幼儿教育与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融合路径探究[J].才智,2020,03(04):169-170.
[4]刘甜甜,王新思.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幼儿课程的融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49):112-113.
[5]何琳琳.游戏教学,让幼儿快乐成长——浅谈幼儿教育中游戏与课程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32):145-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