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田径项目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研究

田径项目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研究

作 者:俞大明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浙江 金华 322100)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心里还不成熟,自身素质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体育田径项目就是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最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围绕体育教学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进行研究,并以田径项目中的跳绳和中长跑为例,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田径项目;小学生耐力素质;体育教学
一、小学生的耐力素质问题分析
耐力素质指的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并符合动作质量的能力。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耐力素质主要表现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和坚韧的意志。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一些耐力项目不感兴趣(如中长跑、跳绳、前滚翻等),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体育测试时,学生的及格率低。甚至有个别学生在训练中,经常以请假或者身体不舒服逃避训练,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
经分析,造成学生耐力素质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家庭原因。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宝贝。优越的生活条件,家长的溺爱,舍不得孩子受苦,于是不忍心让孩子接受体育锻炼。当学生在面对生活和学习压力时,对困难承受力明显不足;
2.学校原因。传统的应试教育致使学校偏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体育课的教学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日常错误的锻炼方法。错误的锻炼方法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如中长跑训练前没有提前进行热身活动,造成学生出现生理性的酸痛、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些不适会导致学生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二、田径项目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具体方法
(一)田径项目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作用
田径项目包含走、跑、跳跃等技能,其动作简单、易操作,器材成本低,是当前小学体育课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田径包括很多项目,如中长跑、跳绳、前滚翻等。比如跳绳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手、脚、眼的协调性,提升心肺甚至多器官的机能,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中长跑,既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力能力,增强坚持的意志品质,发展全面的体能,而且对于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等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田径项目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
通过田径项目的训练,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本文以中长跑和跳绳为例,探析如何通过中长跑和跳绳训练中,让学生的耐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跳绳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
跳绳作为一项有氧活动,可以通过呼吸的频率提升强化血氧的交流,加强心肺功能训练。跳绳运动,需要四肢的配合协调完成。因此通过跳绳训练学生耐力的具体方法是:
首先,通过自由发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跳绳方式来进行锻炼,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其更好的参与到训练中,得到耐力素质训练。在四肢协调配合,上下跳动的同时,提升学生手、脚、眼的协调性,增强学生心肺等多器官的机能,促进学生大脑以及重要器官的血液流动,为人体成长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在跳绳运动中,需要足的运动,人体的足底有多处穴位,通过跳动不断地冲击穴位,达到疏通经脉的效果。
然后,采用趣味性的跳绳方法,可以是个体参与,也可以是团队合作。比如正甩、反甩、交叉甩,还有后腿屈跳、单腿跳等多种方式。长跳绳更多是团队合作,在其中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方法,比如画“葫芦法”,“摸地法”等提高跳绳的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耐力素质的提升。在趣味性的训练中,还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训练的时间,达到身体强度的训练。
最后,通过加强跳绳的难度。在掌握基本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更高难度的动作,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随着难度的增加,学生坚持训练,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达到耐力的训练。
(2)中长跑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田径项目中的中长跑相比较于短跑和长跑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中长跑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符合教材本身的结构特点、运动生理曲线以及运动规律,符合学生年龄以及运动能力的起点和接受能力的高低。合适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因此需要完善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游戏、竞赛等训练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中越野跑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学生参与的热情度。教师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学会合理地运用呼吸方法以及规律的呼吸节奏,提高中长跑的运动能力,最终发展体能。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强中长跑的竞技性来提高学生的挑战欲望,从而能更好的参与到运动中。在日常的训练中,组织班级之间的小型竞赛,既可以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以及对胜利的渴求,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中长跑教学中,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队伍,以队伍为单位,进一步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和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只有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经过多方实践研究,可以确定,田径项目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身体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在田径运动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过量,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需要间歇耐力训练,并随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运动计划。
参考文献
[1]庞燕.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实效性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173.
[2]畅鹏.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实践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9(04):86-87.
[3]林莉.少儿趣味田径对提高广西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