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中学当前的地理教学,应当明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引入多样化教学的必要性。在地理多样化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得到充分尊重与体现的,教学目标是有层次性、梯度性和弹性的,学习步调是灵活的。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利中学地理教学的素质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地理 课堂教学 多样化 教学效果
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科学,教学多样化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从而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变、机械训练的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地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可以多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多渠道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笔者认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表演
传统教学强调预设和封闭,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表演型教学模式即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把讲台让给学生,作为广大学生展示自我、学习知识的舞台,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愉悦、成长的欢乐。如在《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教学中,课前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分别搜集、整理两大地区的资料,然后自编小品,着重从语言、行为及简单的道具与服饰方面来表现两大地区的差异。如一些繁杂的知识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分布,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等)的教学中,要用一些愉悦的学习方式启发与引导学生,知识接力、地名接龙、地理赛歌、地理综艺等游艺竞技活动的开展等。将这些知识的教学融在不知不觉的笑声当中,让学生在游艺中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获取学习的自我成就感,真正地做到“授人以渔”,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二、生活启发
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以活动带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引发学生兴趣。学生没有兴趣上地理课,很多时候是教师没把课本的知识同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老是照本宣科,讲述一些遥不可及,或跟生活联系不上的知识,学生印象就不会深刻,课堂效果当然不好。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实际生活,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地理课上给学生讲三国中的诸葛亮因“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在战争中取得了像“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辉煌战绩的故事;同时还告诉他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川人爱吃辣,是因为四川地处盆地,长江水流经此地,湿气大,人吃辣是祛湿,避免得关节病。还有,在讲到“台湾”这一课文时,可补充乡土的内容进去,我们刚好位于海峡西岸,而我国这几年来很重视海西的发展和建设。学生一听就入迷,原来地理还跟我们的生活这么接近,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此打开,每节课他们都能感受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地理课堂一直很活跃。
三、自我探究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掌握,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知识与记忆知识的机器。自我探究型教学模式既要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知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对于一些操作性强、学校又有条件实现的教学内容(绘制学校平面图等),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活动(自己观察并思考如何将学校的平面结构展示在一张纸上?)去发现问题(地图的大小、方向、内容如何表示?),然后通过分析、探究,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程整合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深刻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使得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应用。例如可以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动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物质基础, 具有负载量大,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 还可以节约部分板书及板图时间。
我们的地理课堂应当充分协调和发挥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中体验、在体验中学,质疑问难,让兴趣贯穿教学始终,从而达到让学生乐学的目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6.7
[2]《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地理教学教师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