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样的课堂 一样的风采 ——一位“男主播”的线上教学方式和思考
作 者:孙业亮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教育集团青阳路校区,安徽 合肥 230031)
大
中
小
2020年并没有像所说的那么美好,而是迎来了一场严重的新冠病毒疫情。这场疫情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它影响着全国各个行业,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教育事业。因为疫情,孩子们不能正常返校,但是困难再大也不能耽误教育,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这也让从未有过网络教学经验的教师,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主播教师,这期间的经历难忘又值得深思。 一、寻找直播平台篇
在网络教学当中,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学的平台。对于网络授课,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要找一个满足这些要求的平台:第一,这个平台不需要家长安装任何的应用,以免增加家长的负担,而且要方便听课。第二,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与学生进行相关的互动,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的语音交流,以便实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效果以及掌握程度。第三,希望网上授课的过程能够永久的保存。因为对于全体学生能够按时、认真的听课,的确是网上教学的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视频能够长久的保存,那么对于不能够按时来听课的学生,或者是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反复的进行听课。带着这样的三个要求,我开始漫漫的寻找教学平台之路。
首先我积极加入各种群,以获取基本的信息。然后我向家长发出了请求,很多家长非常的棒,积极地向我来推荐一些各有特色的平台。
第一个教学平台四来自于家长的大力推荐的腾讯课堂。
在近在经过一下午的摸索当中,我终于掌握了如何在腾讯课堂上进行授课,为了能够保证课堂网上授课的正常进行,我自己建立了一个小群,在自己的小群里发送听课链接模拟进行上课。实验完毕,正式投入使用,在实际体验中发现,有的家长直接点击了链接听课,也有的家长还是安装了腾讯课堂的应用,这样安卓应用的家长和通过链接听课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反馈的权限有所不同。而且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发现教师端和学生端是有一定的延迟的,部分学生反应还会有回音。
第二个教学平台来自于家长的大力推荐的腾讯会议。
疫情期间有进行网络办公的家长大力推荐腾讯会议,于是我们也开始尝试用腾讯会议讲课,发现学生端与教师端声音接收的误差很小,但是对于一个教学课程来说,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个教学平台是希沃云课堂。
接下来我们采用了下一个新的平台——希沃云课堂。希沃云平台是以教学课程为主,听课的过程也可以来进行永久的保存。但是如果当天没有来听课的学生,是不能听到课程的回放的。虽然学生在自己的手机端进行操作答题,十分方便,和真实的上台板演十分相似,但是无法进行用语音来回答依然是它很大的局限性。不过,后来的软件升级开启了有限的人数的学生语音回答。
第四个教学平台是多种软件结合:QQ群直播分享+交互式教学系统+EV录屏。
在经历的以上几个平台后我发现,进行一次完美的教学、效果良好的直播,光凭一个应用平台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用其他的一些软件来进行辅助。最后采用家长使用比较方便的QQ群里进行网络直播,学生体验也非常的良好,为了保证保证教学课程的永久保存,我就采用用了一个EV录屏软件来进行录屏,同时在进行QQ直播分享的时候,我打开了平时常用的教学平台,科大讯飞畅言教学软件,以便可以正常使用一些工具如画笔、几何图形等等,这样在教学完毕之后,把录下的教学视频发到班级群当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来选择性的听相应的课程。
二、网络教学设备的购置篇
在找到合适的教学平台以及相应的配合软件之后,我开始着手准备我的教学硬件设施。在网络授课当中,我们会用会有书写的环节,尤其是对一个数学教师来说,需要有必要进行解决问题的分析以及运算的过程。那用什么书写呢?我们只有鼠标,但是鼠标写出来的字的确是惨不忍睹,而且像这样的字要展示在广大学生的面前,让我们让我情何以堪?!于是迅速的百度了相关解决的方法,发现了一个很好用的东西就是:数位手绘板。这样我们就可以拿着特殊的笔轻松的在手绘板上进行书写,它可以实时动态的将该过程通过电脑屏幕展现给广大的学生。当然对于一个直播来说,仅仅一个数位板是不够的,为了让孩子听到更清晰的声音,我又购买了耳机和美颜自拍杆之类的设备,自此,十八线网红主播教师开启了自己的网上教学生涯。
三、必要的技术支持:学校的网络培训
网上授课对一线教师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在进行授课和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时,遇到了很棘手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如何快速的从一个网页上抓取合适的教学视频?这单单用简单的迅雷下载是不够的。我们可爱的教研组总是能够迅速集中大家遇到的问题进行克服,请技术专家来进行培训,就这样,所有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在这样友爱的氛围中,不但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对于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大飞跃。
四、对未来教学的思考篇
这次疫情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中国从城市到农村,从老师到家长和学生,全都以最快的速度接触和熟悉在线教育,每位一线教师都在飞快的成长,并且这种学习力应该成为常态,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发展。通过线上教育发现,现代技术不但加快了在教育领域中间的应用,而且跟教育进行了完整的结合。并且在疫情期间的双师课堂的模式,让广大的孩子们通过屏幕另一端来感受来自大城市的优秀教师的教学,能学得更好,农村的孩子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样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许未来的教育并不局限于在教室内,用米特拉教授的话说,学校变成了“一个由学生自己安排学习的实体场所”。所以通过这次疫情可以预见教育领域,未来可期。
|